“半旦”活动现场吸引数百宾客参加
东南网1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相信不少年轻人在福州的一些社区、乡村大院里,偶尔会看见宴席数十桌,亲朋好友不用花上一分钱,坐在一起捧起酒杯,伸长筷子尽享口福的场景。您所见到的这个场景叫做“半旦”,是福州特有的一种餐饮文化现象,不过如今,大多是停留在很多老福州人的记忆里了。为了唤起大家对这种餐饮文化的认识,昨天晚上,在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闽菜馆就热热闹闹地上演了首届半旦文化节,活动现场,酿酒名师、闽菜大师、闽剧表演艺术家与到场的百余位嘉宾一起共同见证了这场最具福州味的文化飨宴。
虎纠记忆 古法酿青红,闽菜经典味
“半旦”当中,品尝最道地的福州味道才过瘾,究竟哪些东西才代表福州味呢?活动负责人郭先生介绍,佛跳墙、鸡汤汆海蚌、淡糟螺片、荔枝肉等福州传统名菜是自古就沿袭下来的福州味道。此外,闽派黄酒——青红酒,更是福建人“半旦”当中的重头戏。当天晚上,活动特别邀请到佛跳墙烹饪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林水俤和“闽菜技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姚建明两位闽菜大师为宾客奉上了佛跳墙、荔枝肉等福州传统名菜,让大家能够品尝到最正宗的福州味。拥有25年酿酒经验的酿酒师谢灵姬为大家精彩演绎了福州最传统的酿青红技艺。“酿青红要经过精选糯米、浸泡、洗米、蒸粮、摊凉、拌饭、主酵、后酵、压滤、煎酒、陈酿等过程。福州有句老话叫‘酿青红,过冬至’,冬天正是酿制青红酒的最好时节。”从冬至日到来年开春的这段时间,气温低,水质清,可有效地抑制杂菌繁育,确保酿酒发酵的过程顺利进行,又能使酒形成更醇香的风味,此时的酿酒活动也称为“冬酿”。
青红酒在福建拥有相当长的历史,是福建黄酒的象征,过去许多家庭每逢春节都必酿。本次酿酒节的举办,正是想通过展示酿酒工艺,让大家能够了解青红酒,并充分展示福州特有的酒文化,促进传统工艺的发展。
据介绍,今年的古法酿酒节已走入第七个年头,而半旦文化节今年才刚刚起步。
陈年青红酒赢得宾客一致美赞
文化传承 “半旦”传乡情,闽剧动十邑
主办方郭先生告诉记者,“半旦”的正确写法应该是“半丈”。“半丈”即“五尺”,“五尺”在福州方言里是“有喝”的谐音,表示一年过了一半,做“半旦”即为庆祝上半年的丰收,答谢农忙时亲友的“换工”等帮助。在半旦文化节现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还为到场来宾准备了经典的闽剧折子戏。
“这场在古老的三坊七巷街区举办的半旦文化节,正是希望能唤起大家的回忆。”郭先生这样说。
对于这样的文化节,受邀来宾老福州林先生表示,“福州人做半旦,追求的就是一个热闹,在福州三坊七巷前后三进的老宅子里,喝上用古法酿造柔顺绵长的青红酒,品尝着淡爽清鲜的正宗闽菜,再听着经典的闽剧折子戏,好像穿越时空回到了小时候。”
老林说:“小时候,宴席摆开来,人越多越好,来者都是客,无论打哪儿来,坐下就开吃,浩浩荡荡几十大桌,才让主人面上有光”。
据介绍,福州做半旦的日期多集中在农历七月以后至来年春节前夕,具体日期在相邻各村不重复。“九月起,不买米”,这句谚语流行于闽侯上街一带,描述的是农历九月起,该地区天天有村庄邀请亲友“做半旦”的景象。福州人正是以“半旦”这样豪放的习俗表达心意,有酒有肉,五湖四海皆朋友。
陈年青红酒拿出招待宾客
宾客品味陈年青红酒
佛跳墙、荔枝肉等已成为福州“半旦”必用的传统名菜
福州有句老话叫‘酿青红,过冬至’,冬天正是酿制青红酒的最好时节。”图为酿青红技艺。
古时新郎、新娘风采展示
国家级非遗闽剧热闹登场,图为国家一级演员朱善根表演《贻顺哥说媒》
活动现场上演传统婚礼习俗,图为用秤杆揭盖头,寓意称心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