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全国最大古民居单体建筑宏琳厝完成夯筑试验 2019年将全面修复

2017-01-20 10:34:5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全国最大单栋古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琳厝,在2016年受台风影响受损严重,经过近半年的抢修,目前,宏琳厝已完成部分修复工作,至2019年,受损建筑将全面完成修复。

  2019年宏琳厝完成修缮后的效果图。

新华网福州1月20日电(陈雪慧)全国最大单栋古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琳厝,在2016年受台风影响受损严重,经过近半年的抢修,目前,宏琳厝已完成部分修复工作,至2019年,受损建筑将全面完成修复。

位于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的宏琳厝,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2016年7月9日,台风“尼伯特”造成闽清县梅溪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宏琳厝因墙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建筑墙体大面积倒塌。666间房倒了110多间,夯土墙更是倒了三分之二。

洪水退后,省市县三级文物保护部门对倒塌、受损的建筑进行了抢救性保护。2016年8月24日,宏琳厝全面完成清淤,收集脱落建筑构件。根据根据福建省文物局批复的宏琳厝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2016年11月29日,宏琳厝灾后修复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2017年1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宏琳厝,看到施工队正在进行外围夯土墙的修葺。据闽清县博物馆馆长林跃先介绍,此次修缮的目标是要“修复到乾隆年间的格局”。宏琳厝共有三进,最外围第一进的围墙墙体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传统工艺材料,照样修成夯土墙。二进和三进则采用现代砖砌墙,表面抹上泥和灰,把传统和现代工艺相结合,进一步延长了古建筑的寿命。

“夯土墙的优点是冬暖夏凉,但修葺的速度比较慢,光材料的搅拌就要分三次进行。另外,每修葺一段就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保证墙体的稳定,所以一天只能砌40公分高的墙体。我们在材料中加入了壳灰和竹筋,也是为了让墙体更牢固,”施工方的项目经理林知利告诉记者,“有修葺夯土墙技术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工人,目前在现场的有十多个,只能是慢工出细活。”

林跃先介绍,目前已完成夯筑试验,砖墙体、层面橡条的铺设,地面整改以及木部构件、柱梁、橡条等更换工作,完成投资1025万元。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宏琳厝受损建筑的全面修复。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