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宁德:旅游+扶贫加出百姓致富路

2017-01-21 07:37:24 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宁德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

旅游+扶贫加出百姓致富路

  嵛山湖海相依

  九鲤溪峡谷运动乐园

  九鲤溪大峡谷缅甸桥

  嵛山芒垱沙洲

  犀溪峡谷风光

  嵛山天湖采茶

东南网1月21日讯(福建日报 叶伏国)“家门口搞起了旅游业,在家吃旅游饭比出门打工挣得多。”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杜春蓉从没发现自己有经商的潜力,更没想到分享农家生活也能带来经济收益。以前她在广州打工,不仅无法照顾家人,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对于一家的生计只是杯水车薪。

近年来,赤溪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因九鲤溪秀美的山水风光和奇特的生态景观兴起“旅游热”。杜春蓉瞄准了这一商机,将老房子装修后,一楼做餐馆,二楼开民宿。“现在一年下来营业额可以达到20多万元。”杜春蓉笑着说,现在这个季节属于淡季了,可他们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在赤溪村,像杜春蓉一样回乡创业的青年比比皆是。他们看好家乡的原因都一样——旅游。

九鲤溪景区位于太姥山西南麓,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太姥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山、海、川、岛”四大景区之“川”,距离太姥山岳景区仅18公里;与国际滩涂摄影基地霞浦相邻;景区距牙城高速路口仅20分钟车程。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就坐落于景区内。

赤溪村这个曾经人人都想逃离的贫穷山村,靠着旅游这条路子有了人气,也让老百姓的腰包切切实实鼓了起来。

四面环山,层峦叠翠,白墙黛瓦,溪水潺潺……初冬时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一派畲家风情。当日,笔者来到赤溪村,虽然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仍能感受到处处充满蓬勃发展的活力。

目之所及,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楼,做起了小生意,门口还停着私家车。说起近些年来村中的变化,村民们都说这多亏了老庄!

老庄名叫庄庆彬,2015年曾获得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他在闽东医院工作过10多年,后“下海”经商回到了闽南老家知名的民营企业庄氏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庄来到九鲤溪,就为这里的秀丽山水深深着迷,一心视闽东为第二故乡的老庄毅然下决心把“第一桶金”投入到赤溪的产业“造血”中。2005年5月1日,老庄的万博华旅游开发公司第一个旅游项目——九鲤溪竹筏漂流正式开业。

“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啦!”一时间,村民们兴高采烈。村里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从外地返乡当起了撑筏工。虽然是力气活,但只要有游客,他们就能赚到钱。

然而,老庄心里的算盘不仅仅打到这。老庄又请来武夷山景区的专家,现场指点,狠下心花了几百万元,由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的经理率队在九鲤溪景区搞了个户外拓展旅游项目,成了全国首个户外运动与观光旅游巧妙融合的旅游项目。其中,峡谷运动乐园项目将旅游观光与户外运动完美结合,开创国内先例,被称为“海西最强动感地带”,更成为“体育旅游”标签之一。

随后,老庄又在赤溪村布局“生态蝴蝶园”“九品莲花塘”等一串配套项目。一时间,九鲤溪名声大噪,游客猛增。

一业兴,百家旺。赤溪风生水起的旅游开发,让当地群众的增收路子越来越宽。在旅游公司谋职,月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为园区打零工,日工资130元;开饭馆、建民宿,年增收数万至数十万元不等;种果树、整瓜田,作为配套旅游项目……村民各谋生路,家门口创业、就业,脱贫致富路走得更加顺畅。

近些年来,九鲤溪景区共带动了270个当地劳动力就业;2/3的农户加入旅游服务行业,极大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创业、就业难问题;促进农民大增收,2016年村人均收入达到15620元。

“以前进进出出很不方便,村民们一直过着靠山吃饭的生活,主要依靠上山砍毛竹维持生计。”地处九鲤溪上游的乌杯村村民杜正灶说,如果没有老庄,他们村不会发生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时村里没有产业,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冷冷清清,更别提有游客了。”杜正灶说,如今,旅游业的发展,让当地村民自主、自觉地参与到旅游经营、接待中,现在大家都不出去打工了,生活形式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大改变。

旅游扶贫是赤溪村脱贫致富的最大亮点,不仅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改变了农民思想观念,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以前,赤溪村民提起万博华旅游公司,会说“你们公司……”但现在已经变为“我们公司……”这让庄庆彬非常感动。

“2008年之前,我每年都要亏损两百多万元。但是旅游投入要耐心、要忍得住,我坚持下来了。”万博华旅游公司董事长庄庆彬感慨地说。作为最早进入赤溪进行旅游开发的企业,庄庆彬一直不曾放弃精雕细琢九鲤溪这块“璞玉”。

谈起当初开发景区,老庄也是一把辛酸。2004年,准备在九鲤溪开发旅游的庄庆彬面对的局面是:九鲤溪两岸乱石堆砌、杂草丛生;村庄传统、垃圾随处扔;村民意识保守、常有“刁难”……种种难题并未让庄庆彬退缩。他选择踏实推进、一步步走得稳妥,虽有些慢,但全村旅游格局一年比一年好起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