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科教文卫> 正文
分享到: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老手艺重回日常生活

2017-02-10 09:15: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昨天上午,第十届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花海公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数以万计的游客共同开福门、迎福气、纳福礼、饱眼福、享口福,好不热闹!

陈国锐介绍米线制作技艺

70年失传“米线”技艺重新问世

今年30岁的长乐小伙陈国锐在活动现场只喊“吃不消啦,吃不消啦!”因为不停的接受游客和记者的采访,嗓音沙哑到说不出话来。他手中表演的一项名为“米线”的技艺至今已经失传了70年。据其介绍,这项用米粒“堆砌”出的艺术品只有在长乐古槐镇高楼村祭祖时才能看得到,今年刚刚完成的几件作品昨天在老家祭祖时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上万人的前来观看。“它完全是用一只只米粒头尾相粘,环环相扣,做成三角形或菱形后再组装起来的。眼前这只“金鸡报晓”就花了我18天的时间!”这个物品到底能创造多大的市场价值呢?陈国锐表示:“其文化价值远远高于市场价值,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努力在长乐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将这项技艺艰难的恢复出来。”他说:“去年当地政府部门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并为其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个文化内涵,今年特意推荐我现场进行展示。”同行的一位高楼村的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过年制作‘米线’算得上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各家都把精心制作的作品——水碓、风车、花瓶、灯笼、牛、亭子……放到特制的木盘里,正月十二摆到宗祠里,按房顺序摆满长桌,其寓意就是祈求五谷丰登。”记者看到,立在一旁的技艺简介上写道:“据考证,高楼米线始于明末清初,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在清朝时曾每年遴选最佳作品一路敲锣打鼓,抬往县衙供县太爷观赏,可见其重视程度;到了民国时期,族里组织村民把米线作品肩挑手抬,一路步行到连江浦口高楼陈氏宗祠展出,当地对高楼米线采取最高等级保护措施,围起竹篱笆,甚至动用当地武装驳壳枪守卫,可谓盛况空前。”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