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云坤: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
2017-02-17 08:42:31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
分享到:
|
□中共漳州市委书记 檀云坤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工作在发展全局中越来越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作用。近年来,漳州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是,人才总量依然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我市有副高以上职称1.56万人,其中,教育和卫生领域占78%,工程建筑领域只占7%。要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以人才优先发展之功,收人才引领发展之效。 进一步突出需求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取向。要着眼产业发展集聚人才,特别是目前漳州石化领域副高以上职称只有15人,远远不能适应把古雷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石化基地的目标,要积极采取以才引才、“领军人才+团队”、“人才+项目+资本”等模式,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石化专业人才,推动古雷石化研究院、石化产业科技研发中心等建设,为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着眼改革创新集聚人才,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为契机,创新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激励新机制,加快引进一批开放型经济人才。着眼脱贫攻坚集聚人才,健全干部人才选派交流机制,推进贫困地区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计划,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着眼重点工作集聚人才,在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中,探索建立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选人用人机制,在一线锤炼培养人才,让人才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进一步放活体制机制。在人才竞争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才体制和用人机制的竞争。要创新引才机制,强化“柔性引才”的理念,积极推进漳州市“蓝火计划”,持续开展大规模的“院士专家漳州行”活动,发挥好2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组织开展高校企业人才双向挂职,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计划,三年内培训2000名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管理体制,突出“使用弹性、管理软性、服务个性”,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人才创新创业的“乘法”。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要搭好平台,加强重点行业(产业)研究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各类众创空间,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搞好服务,发挥国家知识产权抵质押融资试点城市等优势,进一步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及时帮助解决创业资金、安居住房、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创好生态,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打响“清新福建、花样漳州”,努力使漳州成为最“养人”的地方。造好氛围,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大兴识才爱才重才用才之风,营造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舆论环境,让尚贤重才蔚然成风。 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有力推动人才工作任务落实、责任落实。积极实施《漳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落实《漳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等措施,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等政策,组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人才政策联络员,不断增强政策效应。健全专家决策咨询、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专家等制度,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
相关阅读:
- [ 10-12]发挥优势凝心聚力为建设富美新漳州作出更大贡献
- [ 02-06]聚焦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这样建设新漳州
- [ 02-17]漳州19个产业紧缺人才 可按规定发放生活津贴
- [ 02-15]厦门即将取消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市人社局辟谣
- [ 02-14]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召开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