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福建遭电信诈骗者五成为中老年人 多数人受骗后未报警

2017-02-20 09:58:06 林欢欢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现身说法:移动支付便捷与隐患同在

“又是一场红包雨!”今年春节期间,每天早上一睁眼,60岁的刘依伯不再急着起床刷牙、洗脸,而是打开手机里的每一个微信群抢红包。早在去年年初,依伯在儿子的“传授”下,学会了微信发红包和抢红包,今年除夕一到,他就给孙子包了个200元的红包。依伯告诉记者,他平时很节省,去商场、超市,总盯着打折的商品。自从知道移动支付时不时有满减,无论是去超市,还是去饭店,他都先问一问“微信支付能不能打折”,渐渐地,老人身上带的现金越来越少,手机支付成了老人的习惯。

前几天,刘依伯看到家楼下有一群年轻人在搞活动卖水果,用手机扫码支付有优惠,最高的还可以免单,让他十分心动。自从这次使用手机付款后,依伯经常会收到一些垃圾短信,贷款的、积分兑换的、代写论文的,什么短信都有。依伯担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使用手机支付,导致信息泄露了。依伯的儿子小刘表示,现在手机支付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但是偶尔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一次我在某商场里连接了一个免费无线网,用手机支付款项后,发现手机页面不受控制地自动跳转,吓得我赶紧关机。”

手机已是很多人移动的钱包,但是,即使被称为最安全支付方式之一的ApplePay,日前也被曝出存在安全漏洞。而且由于往往与银行卡绑定,移动钱包造成的损失,可能更甚于传统钱包。

意识薄弱:多数受骗老人没有报警

翼支付、快钱、安永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和评估机构根据手机支付用户的使用情况,也曾推出过一份“手机支付十大不良习惯”报告,“十大不良习惯”包括不设手机屏保密码、跳过软件直接通过手机浏览器购物、应用程序退出不彻底、不加辨别蹭免费网络、蓝牙保持开启状态、淘汰手机时不彻底删除私人信息、下载山寨软件、在手机上存储敏感信息、随意点击手机短信链接、见二维码就扫等。从统计情况看,这些不良使用习惯是造成用户信息泄露及经济损失的直接原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