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社工在村里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激发参与热情,提高自治能力 在付竹村,对于如何做好农村社会工作,记者和温谋富深入交流。 “温老师,这次试点工作为什么要选择以清洁家园为切入点呢?”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城市周边农村正被城市化。在这种‘半农半城’的过渡时期,由于外来人口的进入,农地被企业和建筑用地所取代等因素,农村的社区环境、社会关系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地方的村民公共生活空间被挤压,一些村民对公共事务也缺乏关心。那么,作为农村社工的一个尝试,应当从何入手?我们和付竹村村干部、群众代表进行了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从清洁家园入手。因为这是付竹村面临的最需要改善的问题之一,关系到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卫生问题也不易牵涉复杂的利益纠葛,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 “这次试点的深层次意义,恐怕不只是改善家园卫生吧?” “是的。你可不要小看这卫生问题,它实际上可以从深层次反映出村民意识的城镇化程度、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因为改善家园卫生需要集体的、持续的行动,我们以改善卫生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可以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增强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从而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促进新型城镇化。这才是这次试点的真正意义。” “通过第一期试点,你们感到在农村做社会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专职社工难找。在农村开展社会工作,本来就比在城市困难,更何况我省这项工作刚起步,经验不多;再说,农村条件不比城市,社工待遇又不高,所以很难吸引专职社工参加。比如付竹村这个试点,只有张长隆一个人长期驻点,其他社工轮换比较频繁,这不利于维护和村民的良好关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总结第一期试点的经验,第二期试点有什么打算呢?” “还是要进一步做好‘儿童团’的宣传、组织工作,更好地发挥他们‘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另外就是要做好老年人劝导队的工作,争取让这支队伍成为能更加有效地维护家园卫生的自组织。因为社工不可能一直在村里待下去,关键还是要靠村民的自治力量。同时,我们打算和村民商议,订立相关村规民约。倡导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分类也是第二期试点要继续深化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