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百香果:市场新贵如何成为特色新产业

2017-04-26 08:18: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百香果因其独特的风味及高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青睐。可观的经济效益、较低的种植难度,激发大量果农投身这一领域。

百香果育苗基地

百香果复出,成市场新宠

最近,漳州市龙文区西番莲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施工。这一片区,曾是漳州市西番莲饮料厂的厂区所在地。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漳州投资50万元投建西番莲饮料生产线。但最终,西番莲饮料未如期走向市场。

西番莲是当时国内对百香果的普遍叫法。

福建引种西番莲的历史可追溯到1937年。很长一段时间,西番莲在福建处于零星种植状态。1987年,国务院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办公室,将西番莲列为我国南方重点开发的作物之一。从那时起,西番莲作为一种可用于出口创汇的饮料作物,开始在福建大面积发展。1988年,由国家农业部立项,漳州市农垦局下属多家国有农场承担西番莲种植及加工项目,经费200万元。1990年,福建省热作所曾就全省西番莲产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年加工能力近万吨,集中分布于闽南的南安、同安、漳浦、南靖等地。

但茎基腐病等病害的大面积爆发,让果农备受打击。“当时,漳州农垦系统下的五六个国有农场,引种的多是紫果种西番莲,对茎基腐病的抗病力不强。”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所长郑开斌说,1988年,该所开始参与西番莲茎基腐病研究,“不少农场的西番莲因染病连片枯死”。很快,科研部门做出了西番莲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并给出综合治理方案。但福建百香果产业,依然未如预期中做强做大。

市场不认可,是其主因。“西番莲口感偏酸,被认为会‘刮油’,与那个年代的消费理念格格不入,销路无法打开。”长泰县农业局陈秋文见证了百香果短暂的热潮,“最高峰时,长泰古农农场通过水泥柱搭大棚,种了数千亩,但长期无人收购,逐渐抛荒。”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西番莲消失在福建农业版图中。近几年,西番莲重新进入消费者视野。如今,西番莲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百香果。

“百香果富含维生素、超纤维和蛋白质等上百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具有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排毒养颜、防治高血压等功效。”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园艺中心主任何炎森表示,随着黄金果、台农一号、满天星等品种的引进,百香果开始在国内市场风靡。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