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农村产业深度升级系列追踪之一 漳浦“葱击波”:对策何时不失灵? 编者按 福建日报《经济观察》栏目于2015年4月策划推出《聚焦农村产业深度升级》系列报道,先后关注漳浦大葱滞销难题、云霄枇杷营销创新推出认养模式、出口明星泉州胡萝卜红火背后的隐忧等3篇调查报道,并配上评论《农村产业深度升级,星星之火何日燎原?》,展望我省农村产业深度升级的可能空间和美好未来。 两年间,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不容小觑。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又遇到了哪些新瓶颈?还有哪些痼疾没有根治?两年后,我们重访上述三项特色农产品产业,策划推出一组新的调查性特稿,从中管窥我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成就以及还存在的问题,鉴往、析今、开来。 东南网4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戴裕辉 洪锦城 文/图) 在漳浦县赤湖镇田间地头,大葱长势喜人。 2014年开始,本报连年关注漳州市漳浦县大葱行情,记录下了当地葱价大起大落的市场极端表现。 漳浦是国内冬春季大葱的主产区,种植面积近5万亩。上世纪末,大葱被作为高优农产品引入漳浦,自此改写了赤湖、深土等沿海乡镇的农业格局。从这时起,价格“过山车”轮番上演,“葱击波”的说法甚嚣尘上。2015年,大葱陷入“白送都没人要”的滞销困局。2016年,葱市上演反转剧,价格攀上历史最高位。 每逢“葱击波”来袭,有关“小农盲目跟风”的责难屡见报端。产业结构调整、产销模式变革、产品链条延伸、新业态植入、市场研判预警机制建立、金融保险政策创新……多年来,各路专家开出的“药方”琳琅满目,然而,“葱击波”依然我行我素。今年产季,大葱价格再次跌入谷底,与两年前的情形如出一辙。价格的极端表现似成常态,但媒体悲情关注与叫卖义举难再,救市的爱心已经疲惫。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漳浦,试图求解“葱击波”的对策为何集体失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