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23日讯(本网记者 蔡丽洁 海峡网记者 赖志昌 曾群峰 )本是上海一家公司创意总监,但他另一个身份却更加为人所熟知——诗词爱好者。这源于他近日创作的《三坊七巷赋》古体文章“刷爆朋友圈”。昨日东南网、新福建、海峡网刊发报道并发布全文后,更是引发了一场分享潮流。
一个旅居异乡16年的他乡异客,回到福州,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众多福州元素选择三坊七巷为内容进行创作呢?字里行间蕴含着怎样的一种情感?他又是如何看待文章引发的分享潮呢?为此,记者联系到本人,探寻《三坊七巷赋》背后的故事。
对话林庆辉
谈反响:褒赞过誉受宠若惊
问:这篇文章发表后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海内外文人、侨胞的关注,获得不少褒奖,得到这样反馈,您是什么反应?
林:写完这篇赋以后,陆续有许多文友给我发来观后感、点评,基本收到是褒赞的话语,一开始我觉得有些受宠若惊,觉得可能是大家恭维了,直到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肯定,我才觉得可能确实写得还不错。”
问:在网友评论中,我们也看见一些网友评论开玩笑自己是个“文盲”,看不懂诗词歌赋,对此您怎么看?
答:那是自谦,是带引号的“文盲”,或者说是文言文的“文盲”。我们这一代人,文言文其实也没学得太好,我的第二稿给陈侣白先生看的时候,他就当场给我指出了很多文言用法方面的错误。
现在人的文言文没学好,看不懂诗词歌赋的,很正常,只要去学就好了,时间久了,学识就养出来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种文学的教育,我觉得我们应该让人去发现文学之美。如果您感受到了诗词歌赋的音韵之美,应该是个很好的学习开端。
问:在收到的那么多评价里,哪些评价您印象最深?
林:每个人的意见我都非常采纳,包括批评的点评,我都非常的看重,每一条评价对我今后的写作都非常有帮助。
相关新闻:
你可能看不懂的《三坊七巷赋》 凭什么刷爆福州人朋友圈?
谈缘由:敬仰传统文化
问:福州有特别多的文化遗存,比如于山、乌山、闽都、船政等,为什么写三坊七巷?
林:选择写三坊七巷,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乡愁吧。我客居京、沪多年,因为这十几年一直在外,回来发现能代表老福州影子的东西已越来越少了,而三坊七巷较为集中,每次回来都会去逛一逛。
另外,历史上三坊七巷发生了很多事情,特别是我客居他乡多年,碰到这方面的资料,会比较专心去了解,慢慢对福州传统文化比较关注。之前写过一些有关三坊七巷、福州的东西,后来发现,第一篇文章反响不错,心想既然大家喜欢这样的题材和内容,又正好史料丰富,所以自然而然就写了三坊七巷。
问:中国文学史上有丰富的写作文体,您为什么会用古体文去描写文物古迹,还选择了“赋”这样难中之难的?
林: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态度,有很多朋友说,您写的东西有些“曲高和寡”,我并不赞同这种说法。现在我们有很多大众文化,都是那种“俯身弯腰”去亲近大众的文化,我称这种大众文化为“俗文化”,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文化不对,这里的“俗”不是庸俗的意思,而是大众的意思。其实也对。但我们总说文化它是多样性,这种多样性里应该有“雅文化”的存在,总有一种文化需要我们仰头去面对它,去敬仰它,所以用这种方式,也是我想采取的一种文化态度。
问:您是广告专业出身,除了是上海一家公司任职创意总监,还有另一个身份——诗词爱好者。从前一个身份到后一个身份,您是如何跨越转换的呢?
林:我大学学的是广告专业,毕业后从事广告文案创作,因此经常也需要找一些资料,需要学养方面的东西,后来慢慢接触古代诗词,自己也感兴趣,一方面保持自己的兴趣,不断地看书,看有关诗词方面的书,但真正写诗是从2009年开始,写了第一首诗,之前都是看,瞎写乱写,后来在网络上加一些诗社,几个诗友凑在一起,出同题作业,大家相互点评,点评都是一针见血,批评居多,到现在陆续写了大概有三四百首诗歌。
谈过程:在创作中迸发情感
问:创作过程中有遇到困难的地方吗?写完后您满意吗?
林:写作过程中其实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虽然我并不是专业作家,只能一边出差一边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仙游项目部那边写,也在福州公司里面写,家里也写写,动车上也写写,断断续续完成的。写完后,结尾稍微不是很满意,后续稍微改了一下。
问:您曾提到写作过程中,在写到里面的历史、人物时自然流泪,为什么呢?
林:像我写“少年不忘万户侯兮,林觉民革命”,想起“意映卿卿如晤”,头脑中浮现的是当年林觉民的身影,当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掉下来,这是我感触最深的,我觉得福州人真是伟大,为福州的文脉、历史而感到自豪。
谈期望:点燃对传统文化热爱之情
问:您希望您的这篇赋为家乡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首先,当然是希望我的家乡能被更多人关注和喜爱。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是天然的,我也不例外。而且三坊七巷确实具有很好的乡土文化的质素,能作为福州文化的一张名片。其次,我愿意借这阵风,把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再次煽风点火。我不认为传统文化只能是几个文人在小圈子里把玩,或者被大众当成一个符号来看待,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深入,传统文化只会越来越大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