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非洲马里的Simpara Fatoumata向顾客介绍产品
东南网5月23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第十九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18日在福州开幕,本届“海交会”“海丝”味浓郁,设立“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品展区,展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商品,吸引近50个国家和地区商品现场展销。
一些来自尼泊尔、巴基斯坦等“海丝”沿线国家参展商不仅带来的商品吸引人,而且他们独特的“生意经”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来自非洲马里的Simpara Fatoumata正在向顾客介绍产品
产品质量好、价格要公道
Panta Youba Nath是来自尼泊尔的参展商,他带来的产品是丝巾和手工艺品。在他的展位前,不时有人前来询问丝巾价格、材质等。在展位前已经用汉字写着“尼泊尔羊绒”几个大字,当顾客问起时,他就会指着上面的文字。Panta几乎不会中文,他跟记者说道:“just a little Chinese”。虽然如此,但是面对顾客,Panta还是能把具体的价格数字说的很清楚。“250一条”“230,OK”
Panta对记者说,做生意语言不是障碍,都可以克服,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要好,服务态度,价格要公道。在跟记者交流时,他不时拿出手机用软件将他的话翻译成中文,虽然有些语句不通,但是基本能看清大概意思。
Panta第一次到中国来参展,但是他对中国的时事还略知一二。“丝绸之路经过尼泊尔,我们自己生产的丝绸产品,原材料有的就是通过中国运到当地;现在提出‘一带一路’,今后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非洲木雕作品
Panta和他的参展商希望今后每一年都能来福州参加“海交会”,
Panta的合作伙伴Adhikari Hare Ram对记者说,福州市场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通过展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非洲文化
“这是蜜蜡,在非洲地区非常的稀少,都是黄色的。”来自非洲马里的Simpara Fatoumata正在用蹩脚的中文卖力的向顾客介绍,“一个500元,这个是800。”她一边拿着产品一边说道。
尼泊尔参展商Panta Youba Nath向记者展示丝巾
面对有些顾客更为详细的询问,她口里只会简单的几个单词应付。“不讲价、非常稀少。”Simpara告诉记者,她之前去过国内其他城市做展销,来福州后发现这里展会很大、人也很多。
在她的参展位上,还摆放着非洲木雕,作品更是各式各样,据介绍,非洲雕刻更别具一格,而且有着悠久的传统艺术和文化。Simpara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有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非洲文化。
Panta Youba Nath用手机软件在跟记者沟通
据介绍,今年“海交会”近30家“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商协会参会,并首次举办“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商协会经贸合作签约仪式。
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主席班德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福州和斯里兰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此外,希望能够促进两地海关合作,加快货物流通,进一步促进两地经贸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