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治理海漂垃圾——对“毁容”海洋说“不”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我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关注海洋健康、守护蔚蓝星球”。近日记者走访福建一些海域看到,随处可见的海漂垃圾成为主要海洋污染物,在蔚蓝海面和美丽海滩上显得特别扎眼。沿海干部群众反映,海漂垃圾来源复杂,治理需陆海联动,多部门齐抓共管。目前福建沿海各县市均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初步建立了海漂垃圾治理工作机制,全省共配备238支固定保洁队伍,800多名临时保洁人员,每年清理垃圾达五六千吨。
学生“光盘”志愿队 倡导节约好风气

近年来,福建省云霄县将“光盘行动”融入校园德育教育,部分学校联合纪检监察机关,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成立“光盘”志愿队,让学生轮流参与,对浪费粮食现象进行文明劝导,切实推进“光盘行动”。
中国文化遗产日特别关注:福建五枚咏春拳的前世今生

6月8日下午,福建警察学院的一间教室里座无虚席,一场以传承咏春拳为主题的讲座吸引了200多名学生聆听。讲台上,福建警察学院女生高毓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咏春拳传承人郑祖杰。这位女生虽然是现学现卖,但不凡的表现赢得拳师郑祖杰的连声称赞。郑祖杰介绍说,咏春拳相传由福清南少林朱红梅(即五枚师太)创于明末清初,是武学历史上稀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故又有“女人拳”美称。其蕴含哲学理念,从弱者角度出发,以弱制强。
国际档案日走进泉州档案馆 感受“我们共同的记忆”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为“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泉州市档案馆通过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和学生走进档案馆,进行体验查档、参观库房、聆听讲座、动手裱糊、参观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揭开了档案馆的“神秘面纱”。
福建邵武:学习身边的廖俊波

连日来,福建省邵武市纪委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廖俊波同志曾在邵武市工作过17年,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
2017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海峡两岸龙舟赛开幕

10日,2017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开幕。龙舟赛设有4个组别:青少年男子组和女子组、社会男子组和女子组,共有52支队伍报名参赛。
航拍福建永春苦寨坑窑址 探秘尘封千年的原始瓷

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位于福建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西南面一座被当地人称为“苦寨坑”的山坡上,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原始瓷窑址,它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图为航拍苦寨坑坑刀山原始窑址发掘现场。新华网王雄 摄
东山:保护海湾生态 打造生态名片

东山县是海岛县。近年来,当地对海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打击非法占用土地、林地、滩涂等违法行为,相继拆除沿海无序养殖场、大排档等上百处,并将海湾高潮位内侧200米划定为限建区,有效保护了近海生态资源。
故纸堆里有人有事有珍宝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省图书馆举办“晒出你家珍宝”集市活动。不过,这里的珍宝不是古玩、老家具、字画、玉石、工艺品等价值昂贵的宝物,而是普通百姓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故纸类珍品。从古籍图书到线装旧书,从家用账本到亲朋信札,从连环画到电影海报,从有纪念价值的老报纸、老期刊到老戏单、月历牌,琳琅满目的珍宝让观众大开眼界。
厦门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局地有强降水

13日上午11时,厦门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中午,厦门市局部地区有强降水和大风天气。
连江:一“鲍”打下“半壁江山”

6月初,在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中新永丰”)的鲍鱼养殖基地,最后3万箱鲍鱼搭上了全国最大的活水鲍鱼运输船“永丰3号”,从连江县苔菉镇出发,跨越1600多公里,直至“避暑港湾”——山东荣成。
在过去的一个月当中,25万箱鲍鱼完成“南北对养”过程,其中包括10万箱本地30多户养殖户的网箱。这些鲍鱼将在今年国庆节上市销售。据初步测算,由中新永丰发起的这场“南北对养”新模式,在本年度直接带动全县300多户养殖户复制同样的过程,占了连江县鲍鱼养殖总产量近30%,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预计利润可增加近亿元。
武警福建总队开展擒拿格斗锤炼官兵“一招制敌”硬功

6月13日,武警福建总队漳州片区“魔鬼周”在训练基地开展擒拿格斗实战对抗,以提升特战队员遂行多样化任务一招制敌的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术拳:传承、变革与守望

地术拳是中国南方稀有的传统拳种之一,又称狗拳,属于武林奇技,历史悠久,相传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尼姑所创。2011年,地术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术拳多年来在福州传统文化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福建武术文化界也是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故的第4代掌门人陈依九,是南拳一代宗师。
视觉厦门

厦门之美来过的人自不必说,可是空中看厦门就未必有很多人看过。从空中看海与岛之间,水与陆之间,她的秀美宛如是一盆精心雕琢的盆景,每一处都那么恰到好处,如果把她比作姑娘,那么你几乎找不到她的死角。灵动、毫不做作,这就是厦门。
传统与现代

泉州市泉港区东张村是福建传统村落,省级文明村。原来的东张村土地闲置抛荒、农作物品种单一,经济落后。近年来,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东张村立足自身优势,做足土地文章,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如今,一片3000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已具规模,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特色农业基地。同时,引入多家企业,大力推广油画、食品、服装、鞋业等产业。目前,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突破100万元,走出一条村企共建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