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聚焦“6·18”:整合创新资源 突破共性技术

2017-06-20 08:10:57 李珂 郑璜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郑璜)福建的高校和大型科研院所较少,科研资源相对不足,如何引进、整合和集聚优势科技资源,解决制约福建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这是推进福建产业向高端攀升的关键。

“6·18”是技术、行业、创新的风向标。记者在今年“6·18”上发现,福建正坚持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础上,面向国内外获取创新资源,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实现高端跨越式发展。

海内外的科技创新资源正成为全省产业创新的重要技术源和项目源。企业找到了国内外合作伙伴,海外技术找到了中国的落地企业,国内外科研机构纷至沓来,随着成功的范例越来越多,项目、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集聚整合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引进“大院大所”催生创新“核裂变”

“这条硫化鞋自动生产线在传统制造业中引入工业机器人,运用三维视角提取鞋子模式、进行喷胶工艺,全自动控制设备,使人工成本降低57.5%,产量提升1.3倍,预计年产值超过1亿元。”泉州华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6·18”上,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与泉州华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硫化鞋自动生产线”成功签约。华宝智能主营制鞋生产设备,处于初创阶段,技术力量薄弱,与研究院合作后,研究院集合院里和华中科大相关专业18名专家,组成核心团队,攻关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一整套技术方案。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王江平说,研究院面向“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升级创新工程和“泉州制造2025”的需求,从创新技术、服务企业、孵化项目、成果转化等方面,助力泉州制造业的升级。

这个研究院由泉州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目前,已引来15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并聘请15名专家,建立了省级院士工作站,成立两年多来,为泉州中小型创新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展开深入研发提供支持,与泉州企业的合作项目达60多个,其中12个项目已成功转化。

像这样的研发机构,正在成为我省产业生态圈的源头发动机。近年来,我省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等在福建落地建设,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激发出强大的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业内人士感叹:“引进一个‘大院大所’,就能带来一批创新团队和项目,成长起一批科技型企业,培育出一个新兴产业集群,催生了创新‘核裂变’。”

跨学科跨行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高端智力,这是院士专家工作站独特的资源,也是科研优势所在。

进一步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完整产品及成套技术集成等多元技术创新,面向产业链的共性技术,跨学科、跨行业协同创新开展合作,成为我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探索方向。

“6·18”院士项目成果馆内,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省院士工作站展示了家庭版“植物工厂”。而数月前,首栋一万平方米全智能控制的中科三安植物工厂生产线在福建安溪开工,已经形成日产1﹒5吨无污染、高品质蔬菜的超大产能。

这超大产能的背后,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方精云挂帅的20多位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中科生物公司院士工作站专家、中科院植物所博士李晶说,中科院植物所凭借雄厚的植物光生物学技术,与福建三安集团掌握的全球领先的LED光谱技术进行“嫁接”,跨界打造出一个新兴产业集群——光生物产业。

院士智力资源支撑,科研、企业“两强”跨界合作,突破了光照和栽培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呈现出厚积薄发的迅猛态势。

学科融合基础上的协同创新,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和主要增长点,我省高校在这方面正大胆探索。

18日,福建农林大学生态与环境工程研究院、海洋研究院、农林大数据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揭牌。

这三个校内跨学科大型协同创新平台,瞅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研究合力,承接重大科研项目”,福建农林大学相关负责人如此评价此类创新平台的意义。

融入“一带一路”加快跨国技术转移

开展跨国技术转移,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已成为现阶段我省实现技术跨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机遇和途径。

“‘一带一路’框架下,为国际技术转移合作提供了空间,我们将积极在福建开展技术转移。”前来参加“6·18”的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秘书长郭凤志说,去年以来,联盟带领乌克兰院士专家实地考察龙岩机械制造企业,中乌双方就耐磨新材料等多个项目签订联合研发意向,在龙岩市政府的创新政策支持下,龙岩加强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合作,将实施年度多批次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

“至明年8月,将有五批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专家团队分批进驻龙岩学院工作,涉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焊接等领域。”他说,联盟已与乌克兰专家协商,第一批新材料领域专家团队计划8月进驻龙岩学院工作2-3个月,由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弗兰采维奇材料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带队,重点解决亿丰、艾狮特新材料等企业在材料领域的技术问题和难点。

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是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引进的机构之一。该中心去年于福州成立,大力引进国内外转移机构入驻,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截至目前,海峡中心共有26家机构入驻,其中国际技术转移机构9家,部属院所及高校转移机构9家,海峡两岸转移机构8家,帮助我省企业“走出去”,吸引更多创新资源聚集福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该中心已举办12场海峡技术转移专场对接会,展示推介成果与需求项目1000余项,促成项目现场签约39项。

18日举行的福建—上海技术转移圆桌会议上,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两省市科技创新互联互通平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19日,澳大利亚亚洲农业食品开发中心推介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业食品及生物技术转移等项目,西门子节能环保(福建)创新中心推介基于VR虚拟仿真技术的安全产业可视化应用等项目……科技展区在现场进行20个优秀项目路演,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洽谈、咨询。

随着产业基础的成熟,创新环境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新技术、新项目,加快向福建聚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