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东南网6月21日讯(本网记者陈楠)6•18期间,众多海峡两岸知名工匠齐聚一堂,展出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凤钗宫灯、东西塔、故宫角楼……”连发锡铺作为福建省非物
杨婉红向记者展示锡制合欢盘 东南网6月2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6•18”期间,众多海峡两岸知名工匠齐聚一堂,展出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凤钗宫灯、东西塔、故宫角楼……”连发锡铺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铺,在现场展出了诸多历代代表性传承人精品。 曾经盛极一时的打锡行当 “你所看到的这些精品,现在已经没有几位师傅能打了。”杨婉红作为第六代锡雕代表性传承人为记者讲述一个百年老手艺的坚持和传承。 对于过去老泉州人来说,锡器是日常居家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礼器、祭器,大户人家一般置有“房内九件”和“厅堂九件”,诸如斗灯、果盒、花瓶、酒壶等,极尽典雅华丽。“锡”“嘻”同音,每当有女出嫁,嫁妆中也必须有锡器,旧时的泉州人做嫁妆,以锡制品多少论排场。 “当年的泉州打锡街最高峰有33家店铺,如今只剩下我们一家。”杨婉红回忆说,这是个手艺活,比的是精细,不是速度,人们的生活中很多器具也由锡制成。后来,随着其他替代品的出现,比如铁、塑料、钢等生活器具被替代了,随着金银器的出现,嫁妆市场也被替代了。没人买了,打锡街上的打锡人纷纷停业,解放后街上也再无打锡声。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