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凭困难证明领助学金?省总工会:有严谨规范的流程

2017-06-29 08:38:48 张海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赵舒文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6月29日讯(本网记者 张海燕 整理)

凭困难证明领助学金?省总工会:有严谨规范的流程

“谁家今年有考上二本以上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可携带录取通知书和家庭困难证明到市总工会领取2000元的秋季助学基金……”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流传。

记者从福建省总工会了解到,“金秋助学”行动有一套严谨规范的流程,并非仅仅凭家庭困难证明和录取通知书就可以领取助学金。“金秋助学”的对象,必须是纳入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困难职工以及困难农民工家庭子女。助学金一般在每年的8月下旬发放,各地市的补助标准根据当地情况制定。

记者了解到,《关于开展2017年度“金秋助学”活动的通知》已在厦门市工会网上挂出,该《通知》对“资助对象”“资助标准”“申请办法”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厦门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小王介绍,今年应届参加高考的困难职工子女资助金为3000元。符合条件的职工,向所在单位工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厦门市总工会2017年金秋助学申请表》《困难职工档案表》,同时提交职工及家属的身份证、工资单、疾病诊断书、大额医疗费用发票、突发事件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由基层工会核实后公示。

省总工会提醒广大群众:不要相信网上谣传,要以各地市工会官方网站通知以及正规媒体报道为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拨打当地工会电话咨询。

另外,该消息中提到“可以到教育局领取一年一万元补助”的内容,经记者与福州市教育局确认也是假的。福州市教育局表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助学活动所选择的资助对象一般都要通过学校推荐申报,学生及家长如果接到类似的消息,可以先跟学校联系、核实,防止上当受骗。

藿香正气水与头孢同服致命?药师:夸大后果

“最近各地区高温持续,很多中暑人群使用藿香正气水的时候可能忽略了一致命细节,千万记住藿香正气水不能与头孢一起吃,会产生剧毒。医生说,藿香正气水与头孢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近日,有一则“温馨提示”在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流传,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这个说法是否科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方副主任药师表示,藿香正气水的确不能和部分头孢类药物同时服用,但后果并不像网传的那么夸张。

方药师向记者介绍了藿香正气水与部分头孢类药物同服的反应原理。即:藿香正气水中40%-50%是乙醇,进入人体后,正常的代谢过程是在肝脏内氧化成乙醛,继而氧化成乙酸排出体外。部分头孢药物会抑制乙醛转化成乙酸,同时服用的话就会造成服药者体内乙醛堆积,引起人体不适,严重的情况可能诱发胸痛、低血压、呼吸困难甚至心肌梗死等中毒反应,也就是医学所说的“双硫仑样反应”。

“即便同服了头孢类药物和藿香正气水,也无需太恐慌。只有大量饮酒并大量服药的极端情况下,才有可能会导致死亡。”方药师进一步补充道。

另外,方药师还提醒广大市民,不仅是藿香正气水,其他成分中含有乙醇的药物,都要注意不要与头孢类药物同服。在服用过头孢类药物后,尽量不要马上食用酒心巧克力、蛋黄派等含有酒精的食物。

车船税今年7月将上涨?部门:按原规定执行

“提醒广大车主们:7月1日起,车船税要上调,过去180元的车船税要涨到360元,360元的要缴纳660元。”近日,这样一条消息,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广为流传。数位网友向福建《网络辟谣举报平台》求证:这到底是真是假?

针对网传的7月1日起调整车船税的说法,福建省地税局财产和行为税处工作人员林女士明确表示:“网传车船税调整是假消息。”

林女士介绍:“2012年1月,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根据该条例,我省2012年3月印发《福建省车船税实施办法》,其中对乘用车、商用车、机动船舶等车船税金额做出明确规定,目前仍按此规定执行。”

林女士强调,我省不仅目前仍执行原有车船税规定,也没有发出短期内调整车船税的通知。

除网传车船税上调外,公车即将免除车船税的说法也在网络流传。对此,林女士表示,公车除警用、军队、武警、领事馆免车船税外,其他公车均需缴纳车船税,不存在减免的情况。

“关于网络流传的多种车船税调整信息,均按原有规定执行,还请网友不信谣不传谣,遇到可疑信息可向政府部门或福建《网络辟谣举报平台》求证。”林女士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