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武夷山市五夫镇农民刘裕钦组建合作社,建“大干茄”种植基地,欲把本地特色茄子推向市场。不料却遭遇市场突变,近1万斤茄子不知该销往何处?社员们心急如焚、夜不能寐。刘裕钦期盼大家伸出援手,以解燃眉之急——
刘裕钦和他的“大干茄”。
东南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 金文莲 陈思雨 文/图)大干村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茄子成为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之一。
大干村的茄子,皮薄肉质鲜嫩,入口即化,味道清甜,软糯可口,与普通茄子大不相同。而且,“大干茄”只能在大干村种植,出了大干村哪怕是附近的村庄都难以成活。最传奇的是“大干茄”的茄种都是当地农户自己选育,一年一育,隔年无用,市场买不到大干茄的茄种。因此,“大干茄”成为游客到五夫必尝的美食之一。
独特的个性,让“大干茄”市场知名度较低,由于仅在五夫流通,它成了“长在深闺人未识”的茄中极品。
1981年出生的刘裕钦是土生土长的大干人。在武夷山开民宿的他,认为村里的生态食品完全可以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2015年,他尝试联合村中5户村民,成立五夫大干茄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他从村民手中流转了53亩农田,专门种植生态农产品,开始打造“大干茄”品牌。
然而,2015年的一场雨水,差点让“世上再无大干茄”。全村茄树全部烂死,只留下1株茄树1根茄子,也正是这根保命的茄子让他在2016年育出了200株茄苗,广种后才有大干茄种植基地。灾后重新出发,刘裕钦信心满满,他计划将合作社的社员扩大到50户,让更多的农户从中获益。
五夫“大干茄”销售陷困境,盼援手!
正当刘裕钦努力提升“大干茄”知名度时,市场给了他当头一棒。“6月底,大干茄开始上市。刚开始市场很好,每天都能卖出1000多斤。”刘裕钦说,“但从7月中旬开始,每天只能卖200~300斤。”这个销量,让刘裕钦犯了愁。
“预计今年大干茄种植基地可采茄子近10万公斤,每天可上市近1000公斤。”刘裕钦说,“前段时间我们的批发价是每公斤8元,这两天每公斤只卖5~6元,还是卖不动,现在已有近5000公斤茄子积压”。
自从刘裕钦组建合作社种植60亩大干茄后,他88岁的爷爷刘成熙很高兴。虽然腿脚不便,种了一辈子茄子、经验丰富的他仍每天清晨拄着拐杖到基地察看。可是这几天老人整晚无法入睡,看着一箱箱的茄子采收装运,他说:“这么多的茄子卖不出去,睡不着啊!”
突如其来的销售困局让刘裕钦懵了。刘裕钦急切地希望福州、泉州、厦门、南平等地的经销商能伸出援手把茄子销售出去。他希望能给社员们增加信心。
如果你能帮助刘裕钦,请联系15159460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