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尾区琅岐镇七旬老人杨英祥,2000年退休后,自掏腰包购买自行车、喇叭、扩音器等设备做公益。17年来,他几乎每天都会骑着车,走街串巷、进村入户,义务开展安全宣传,累计骑行10多万公里,他说——
老杨在去宣传的路上。
东南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程枝文 实习生 杨小燕 陈雪妹 文/图)“红灯停、绿灯行,宁等三分,不抢一秒。”
“天干物燥,不要乱扔烟头,容易引起火灾。”
“各位居民请注意,出门随手关好门窗,谨防小偷。”
……
7月20日,福州马尾区琅岐镇后水村,骄阳似火。8时许,杨英祥像往常一样,骑上电动车从家里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平安宣传。很快,村里的巷道之间,响起杨英祥平安宣传的广播声。
今年74岁的老杨,是土生土长的后水村人。退休后,他义务当起了镇里的平安宣传员,一做就是17年。
老杨自掏腰包买来的新宣传车。
亲历车祸
退休义务当宣传员
1943年,杨英祥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21岁时他进入海军南海舰队当汽车兵。退伍后,杨英祥被分配到闽运连江公司,当上了一名长途客车司机。由于驾驶技术好、交通安全意识强,28年间,杨英祥从未出过大的交通安全事故。为此,他屡获“安全行车百万”奖章。
然而,退休前亲历的一起车祸,改变了他此后的生活。“从福州市区到罗源的盘山路上,我正驾驶着客车上坡,坡上突然冲下一辆逆行的大货车,道路狭窄,尽管双方都踩了急刹车,但已经来不及了。”杨英祥回忆说,“砰”的一声巨响后,客车失去了控制,差点侧翻至十几米深的溪谷里。所幸车上37名乘客安然无恙。
“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经历那次事故,老杨对交通安全上了心。他时常跟朋友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同时,他也对退休后的生活做了重新部署:要尽一名党员的责任,发挥余热,义务做平安宣传工作!
说干就干!2000年春,杨英祥一退休,就马上着手平安宣传工作。一开始,老杨只是拿着自己用毛笔书写的宣传标语,走村入户进行讲解。不到两年他就把周边几个村子挨家挨户走了遍。 为扩大行动范围,2002年老杨自掏腰包,花了2000多元购买了自行车、扩音器、喇叭等设备,做成了一辆颇具特色的宣传车——自行车前半部分拴着旧式大喇叭、贴着各种平安建设的标语;车后座则绑着CD机子、插着红旗。
此后,老杨骑着宣传车的身影,就经常出现着琅岐镇的大街小巷,喇叭里播放的内容也不断更新。为便于村民理解,他还请人将宣传内容翻译成当地方言。
对于老杨的义举,老伴很支持。
孤立无援
耐心讲解终获支持
头几年,老杨还时常去福州周边县市的农村宣传。后来,因为妻子生病,儿女又不在身边照料,他只好选择回到琅岐老家,继续宣传平安建设。
“义务做宣传,干吗这么拼?”“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还出去揽这活?”“肯定不会白干,政府应该有补贴吧”……
对于老杨的义举,刚开始不少人不理解,甚至有人私下说他是个“疯子”。杨英祥说:“我的儿女常年在外地,很少回家,他们担心我的安全,一开始也不支持。”
孤立无援的杨英祥没有放弃。对于平安宣传,老杨找到了打开“市场”的办法:把安全知识编故事讲,给听故事的人发小礼物;表扬认真听故事的小朋友,奖励把故事分享家人的小朋友糖果等。
有用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通过小朋友传开后,听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受益的人也多了起来。原先的非议慢慢被支持、点赞和尊重所替代。
“老杨多年的平安宣传效果很好,因为他,不仅是交通安全意识,全镇村民各方面的意识都提升了不少。”琅岐镇政府综治办负责人郑英杰说,近几年,琅岐镇辖区内,闯红灯、车辆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以及火灾和盗窃事件都明显减少。
“17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上哪找这样的好人?”后水村林大妈回忆,有一年夏天,老杨被一辆对面疾驰而来的车撞倒后不省人事,村民们把他送进了医院,他醒来之后的第一句话是问宣传车在哪里。
老杨展示曾在部队获得的勋章。
不忘初心
17年骑行10万公里
如今,老杨不仅是镇上的平安宣传员。他还身兼数职,向村民宣传消防安全、防盗防诈骗、反邪教、平安建设等知识。“对于这些政策和知识,普通村民都不太了解,他们不懂就会问我,我不懂就去问政府。”杨英祥说。
事实上,老杨的家庭也困难,子女在外地打工,老伴身体不好长期服药,老两口的开销全靠老杨的退休金。
“琅岐镇是著名的侨乡,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国外打拼,留在家里的基本是老人。我现在做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只要能多助一人,我的汗水就没白流。"17年来,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老杨,每天安顿好老伴以后,就投入忙碌的宣传工作。据老杨介绍,17年来,他光自行车就换了4辆。每天骑行20多公里,累计骑行10多万公里。
老杨以骑行的方式义务宣传平安建设的事,引起马尾当地政府的重视。马尾区琅岐镇把老杨吸收为基层综治平安宣传员。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镇里近几年每月给他补贴三五百元,作为宣传开销。
让人感动的是,镇里的补贴老杨并没有花在自己身上。为了做好平安宣传工作,去年底,老杨用多年积攒下来的一万多元购置了一辆四轮电动车。经过老杨的改造后,宣传车的“气势”更大了。有时老伴身体不舒服,为保证照顾妻子和宣传平安建设两不误,老杨会带上妻子一起工作。
说起老杨,邻村的江木生老人赞叹不已,在老杨的感染下,偶尔也会加入宣传队伍,和老杨一起走街串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