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科技创新 加速奔跑

2017-08-14 07:56:53 李珂 周明太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5月25日17时58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穹顶吊装成功,这标志着该机组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是全球唯一按照计划进度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工程。福建日报记者 周明太 摄

数字

● 2016年,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3万件,增速居全国第3位;专利申请质量进一步提升,发明专利申请突破2万件,增速居全国第1位。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持续稳固,全省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万件,占全省有效发明专利的62.3%;企业发明专利授权4223件,占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的58.9%。

● 2016年全省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1057256.86万元,同比增长96.28%。

●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落地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重要高地。在自创区建设带动下,2016年全省国家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574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福州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90亿元,厦门火炬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167亿元,泉州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45亿元。

● 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2016年全省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额59.22亿元,同比增长24.5%,惠及企业1512家,同比增长55%;共有969家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31.64亿元,同比增长24.4%。

● 在全国率先对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际减免的所得税额,给予财政资金奖励,遴选第一批655家企业入库培育,185家获得财政奖励7400多万元。2017年新增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649家。目前,全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累计达1304家,提前完成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家以上的目标。

● 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新政策,2016年新增500家,全省高企数量达2535家、同比增长24.6%。

● 实施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6年已遴选出第二批96名省“双创人才”,新增30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新增25人(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数量合计102个,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双创人才部分)40人。

● 支持泉州市打造“数控一代”应用示范样板,省、市累计投入财政科技扶持资金18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吸引泉州市1300多家企业参与,带动发展500亿元以上产值,成为泉州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全省范围推广“数控一代”,推动“机器换工”7423台套,全省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增长15%。

● 累计资助建设17家引进重大研发机构,布局建设26个省级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和22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组建30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2016年新认定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目前,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479个(其中国家级7个)。累计建设各类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近100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90个。

● 全省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160家,其中省级孵化器36家,国家级孵化器13家(2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4202家,创造岗位7.6万个。

● 全省建设众创空间400多家,其中省级众创空间113家,国家众创空间备案26家,提供工位数4.2万多个,创业导师4200多人,常驻创业团队或初创企业达6000多个。

东南网8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进入“十三五”时期,福建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基础研究连获突破,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在国内首次突破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被《3D打印世界》列为2016年上半年全球值得关注的前12大3D打印新技术之一。中科芯源公司研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千瓦级COB荧光陶瓷封装核心技术,使中国LED产业率先跨入大功率照明时代。

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激发经济活力,泉州获批“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不单是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创新鼓点密集敲响,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加快建设成为全省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和“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承载基地,中国首个新业态VR产业基地落户福州……

量、质齐升的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福建在全国科研舞台的地位。2016年,福建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增速居全国第1位。目前,福建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0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第13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5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第7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5.2%。这表明,福建创新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发展的新动能不断积蓄。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主动融入,从全局高度把科技创新作为培植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全省积极投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随后相关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出台,为福建建设创新型省份描绘了路线图,制定了时间表。

去年6月,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全面创新布局。省委、省政府出台《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自创区建设列出详细创新发展清单。

科技研发,着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新出台的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高校、省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政策措施,明确对高校和省属科研院所使用、处置和转化自有科技成果的,主管部门和国资管理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获收入不上缴国库,全部留归单位……政策“开闸”,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市场是创新的动力,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厦门美图的“傻瓜模式”造就新用户巨无霸;宁德新能源的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福建华峰以自主研发的面料成为国内唯一同时获世界前三大著名运动品牌认证的面料供应商……一批以技术驱动新近崛起的企业,重视源头创新,并力图在全球版图占据地位,即便是新生企业也底气十足。

为推动企业创新,福建把创新驱动的落脚点放在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将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领军企业作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

为引导企业投入研发,福建大力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技术创新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创新优惠政策;从今年起省级统筹4.69亿元、全省统筹13.96亿元,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给予分段补助;在全国率先对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际减免的所得税额,给予财政资金奖励。

资金用在了刀刃上,企业家创新更有底气,高新企业、创新型企业涌现,成为全省科技创新主力军。2016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535家、同比增长24.6%;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

为补足源头创新的短板,福建大规模布局创新载体。

一批高水平创新支撑平台加快打造,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重大研发平台加快布局,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校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海山挖掘装备、网龙VR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

创新路上,福建砥砺前行,正不断演绎发展“加速跑”的精彩篇章。

 

睿能科技:装上“中国芯”

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10年前,一家从事针织横机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的企业——福建睿能在福州软件园成立。

10年后,这家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3%,成为中国针织横机电脑控制系统的龙头企业。公司最新开发的“芯”革命产品——F4000 PLUS系列针织横机电脑控制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研发中心被认定为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电脑横机智能控制系统产品研发中心”。今年7月,这家公司成功登陆上交所。

睿能科技之所以能在电脑横机控制系统领域大显神威,源于其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

回想创业初期,公司创始人杨维坚表示,当时国内电脑针织横机市场长期被德国斯托尔、日本岛精等国外知名企业所垄断,进口电脑针织横机售价高达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限制了国内针织行业的装备升级和自动化进程。看到了产业短板和市场前景,他决心组建团队,参与到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研发,让国产横机装上“中国芯”。

与大多数初创公司一样,睿能的起步并非一帆风顺。开发横机控制系统跨多个学科,需要较多熟悉自动控制、电机驱动、编织工艺等领域多学科知识的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才在人才市场上相对稀缺。

“没有人才谈何创新!”“人才战略”成为公司发展第一战略,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积极吸纳国内外高端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加盟,同时,每年保持较高资金投入到创新研发中,大力投资建设针织横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中心。

屡破技术难关,公司现已形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拥有131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32项。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等。

睿能创新团队创造出了行业奇迹,不仅打破了电脑横机控制行业对外来技术的依赖,更使民族企业在针纺智控领域大放异彩。目前,睿能的控制系统产品已随整机远销孟加拉国、印度等国家。

公司董事长杨维坚表示,睿能将继续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为“中国制造2025”发光发热。

 

特宝生物:14年磨一剑

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去年底,一款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全球最新一代长效干扰素产品——“派格宾”获批投产上市,这是我省近10年来第一个获批的治疗用生物制品国家一类新药,它来自国家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派格宾”是我国首支自主研发的长效干扰素创新药,打破了国外进口同类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长效干扰素是慢性乙肝抗病毒规范治疗的重要药物,最新研究表明,相比核苷类似物,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可进一步降低90%的肝癌发生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产品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坚持以创新驱动医药产业进步是我国几代医药人的梦想。1996年,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特宝生物创始团队,通过开发“特尔立”等3个原国家二类新生物制品并出口10多个国家的摸索,启动了第一轮的创新实践,打下了“创新梦”的基础。

然而,一个创新药物的研发一般需要10年以上,不仅得忍耐“寂寞”,更需要有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前瞻判断。

早在2002年,特宝生物就设立了全资研发机构——厦门伯赛基因转录技术有限公司,布局了包括“派格宾”在内的一系列创新药品的研发;整合国内外资源,构建“基础—中试—临床—产业化”研究的创新平台,建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坚持每年以销售额20%左右的资金投入创新性研发。

“派格宾”在注册研究的同时,启动了多项旨在提高乙肝治愈率的临床研究,目前也启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拓展。

21年间,从一个7人的科研创始团队到700人的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特宝生物拥有了一个国家科技部认证的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多个药物结构专利获近30个国家授权,4个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在研,承担10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随着未来多个创新药物的上市,特宝生物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成为中国生物医药领先企业之一,离它的“创新梦”更近了一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