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全国名中医”陈民藩: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

2017-08-16 09:24:58 储白珊 李希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荣获“全国名中医”称号,立志要让福建中医肛肠科成为全国一流学科

东南网8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福建卫生报记者 李希文)

■人物名片

陈民藩,83岁,我省中医肛肠学科重要创始人,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60余年,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第四届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第三届主任委员及第四、五、六届名誉主任委员;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有《肛门科临床手册》《肛门常见病临床治疗》《陈民藩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等三部医学专著。

常怀“五心”患者夸

近日,记者采访陈民藩。上午8点还没到,陈民藩就已坐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下称省人民医院)门诊1号楼5楼的诊室等候病人。

第一位进来的患者年过五旬,有些拘谨。陈民藩和蔼的言语一下子让病人放松下来:“来,坐下来。你哪里不舒服啊?”

经过检查,这名患者得的是内外混合痔。当他以为陈民藩要告诉他怎么治疗时,听到了这么一句问话:“你经济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啊?”

见患者愣了一下,陈民藩笑了。他告诉对方,治痔疮有传统疗法和现代微创疗法,传统疗法疗程会久一些,但能省几千元。

“谢谢您的体贴。”患者赶忙道谢。

受访的几位患者,都特别愿意向记者夸奖他:“没有架子,很和善的一个老人。”“我穿得土里土气的,但陈医生不会看不起我,认真给我讲病情,这点让我很满足。”“80多岁的老人坚持出来看病,不容易啊。不过,他的精神气色不错,走起路来还很稳。”……

“医生一定要有细心、贴心、耐心、恒心、虚心‘五心’,不管病人是什么身份,要像亲人一样对待。”他这么对弟子说。

自担任省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至今,陈民藩就一直要求年轻医生勤练手。手法轻巧细致,手术切口小,对肛口组织损伤就少,病人痛苦就少。

“夏季葡萄不是比较多嘛,我就想了个法子,叫他们用葡萄练手。用笔在葡萄上圈定个小范围,让他们将圈定的范围‘抠’下来,并最大限度地保护葡萄完整性。谁弄得差,谁就负责买下次练手的葡萄。到了秋季,就改用砂糖橘。”陈民藩说,“这样做就是为了让病人安全一点,少受一点痛苦。”

学术思想闪光芒

从医数十年来,陈民藩的每一项研究都想着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

在数百年前,将多种药物配置而成的钉状物插入痔核内,使痔核萎缩的疗法已广泛应用,但旧式枯痔钉含砒量较高,易发生砒中毒甚至死亡悲剧。

上世纪50年代,陈民藩着手规范枯痔钉砒的安全用量,随后带领团队研制出新式无砒枯痔钉及枯痔液。

1978年,这些成果揽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福建省科技成果奖。于是,福建有了“枯痔钉的故乡”之美誉。

除了改变“以毒攻毒”的枯痔钉,他还善于将传统疗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利用磁共振开展研究,丰富了用橡皮筋等缠扎患病组织的传统挂线疗法。

数十年来,陈民藩兼收各家之长,凭借深厚的中医辨证论治功底,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他根据肛肠科疾病特点,应用中药外用熏洗、枯痔、挂线及手术等外治手段配合内治,巩固临床疗效,防止并发症、后遗症。他针对我省地理、气候,主张肛肠疾病多从湿热论治,但也要灵活辩证。

在痔、肛裂、肛窦炎、肛旁炎、脱肛等具体专科疾病的治疗上,陈民藩都有系列分型方药。治疗疾病时处处顾着脾胃之气,也是他始终秉持的特色理念。这些都成了后辈参考学习的经验。在八闽乃至华人华侨间广泛使用的紫白膏、消炎生肌膏、消痔洗剂等治痔疮、肛裂神药,也是陈民藩之作。

早年,陈民藩讲学、会诊的足迹已踏遍国内及东南亚等地。他主持举办了全国及福建省肛肠病学科新技术学习班50多期,撰写了《肛门科临床手册》《肛门常见病临床治疗》《陈民藩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等三部医学专著。

2011年,陈民藩在省人民医院设立传承工作室,“辅佐”年轻医生。他的学生石荣、蔡而玮等主任医师都已成行业内的大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