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所有网友 暑期实践成绩单,请检验!

2017-08-22 09:13:46 袁圆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赵舒文   我来说两句

福州大学学子开展题为“汀江流域上杭段水资源情况及保护措施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讯员 温江琴 王亦辉 摄

东南网8月22日讯(本网记者 袁圆)这个暑假,厦门大学社会实践天路之队的队员们有点忙。在西藏,他们分赴当地多个部门及单位,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厦门大学援藏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调研。“希望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援藏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参考。”队长刘晓阳说,此次西藏之行了解到的援藏毕业生现状,将形成调研报告并制作成微纪录片。

暑假期间,一支又一支实践队伍走出大学校门,走向全国各地。在各社交媒体上,也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新浪微博仅“社会实践,我们在路上”的话题,已累积超过1600万的阅读量。

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最受大学生们期待?又如何评价暑期社会实践的效果?本期网事关注这一话题。

三明学院普法志愿者指导孩子们绘制自护图。通讯员 俞锦雯 摄

@大学生:超九成选择参加暑期实践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高校6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49%受访者选择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志愿服务等活动,45.82%受访者给自己安排的休息时间不足10天,其中有74.15%的受访者认为暑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

调查显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中,有71.4%受访者选择去当支教老师。近日,宁德师范学院大二学生高泽波刚刚结束了在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中心小学的支教活动。“支教是我们学校社会实践的一个热门活动。”高泽波介绍,其所在的“小陶子”支教队共在下党中心小学开设了三个班,包含了舞蹈、剪纸、音乐等11门课程。“由于地区和经济的限制,这里的孩子更渴望学习课本之外的内容。因而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个类似快板节目的视频,教授他们一些才艺,孩子们很喜欢。”高泽波说。

宁德师范学院汉语言师范专业的林小琪则参加了在宁德古田大甲镇开展的暑期国学夏令营。因考虑到农村孩子们学习资源有限,对传统文化接触较少,夏令营实践队伍开展了包括经典诵读、国学、象棋等在内的课程。“对我而言,收获的应该是学生脸上真实的快乐。”林小琪说。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二学生段宇霆所在的青马工程社会实践团前往井冈山革命老区,开展主题为“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段宇霆说,当实地踏上井冈山这片热土,寻访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他才发觉,之前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还处于一个宏观层面,实地感受,会发现这些革命精神其实很接地气。“如何传播红色文化,如何使用多种传播方式唤醒大家内心的红色记忆,都是可以探讨的专业话题。”段宇霆表示。

莆田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徐华富也觉得,多出去走走,比宅在家里要有意义得多。这个暑假,他选择参加在莆田四新村开展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这样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真的很有意义。但我们离开后,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三下乡’,让它的效果能够持续下去,是当下面临的问题。”徐华富说。

  福州鼓楼区居民参与福建农大关爱老人“3个1”活动。通讯员 叶铃 陈盈 摄

@高校: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

大学生们,一只脚停留在学校,一只脚即将迈向社会,社会实践正是他们更好完成过渡的重要途径。为此,今年暑期,全省各高校都“动”了起来。其中,福州大学重点组建了155支实践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文化保护、科技支教、城市建设、母亲河保护、返乡大学生基层挂职等活动;福建农林大学则开展“青春喜迎十九大”“建军90周年”“时代新风”文化艺术等14个具体项目,组织了200余支校级重点实践队伍,去往全省23个贫困县,采取团队活动和分散活动两种方式,分学校、学院、个人三个层面全面展开。

福州大学团委实践部的林航老师表示,福大今年的暑期实践更加注重结合专业,开展志愿服务,诸如建筑学院的学生前往三明测绘泰宁古建筑,为古建筑保护作出努力;经管学院的学生参与精准扶贫、探讨农村电商模式,等等。

  由三明学院实践队与畲绣技艺传承人共同举办的“畲绣乡情”公开课在永安市民族中心小学开讲。通讯员 佘璇 摄

“我们农林大的专业可以说在省属高校中是‘最接地气’的,也和三农结合最紧密,所以我们的实践内容和形式都是围绕新三农来展开。”福建农林大学团委书记林栋老师在介绍实践队伍时强调说。

“课堂上的理论教育,是给学生建立一个知识的框架,而其中血肉丰富的感悟,则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填充,这是课堂教育没办法替代的。”谈到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农大团委书记林栋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还能让大学生更进一步地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增加培养社会技能的机会。”

对此,林航老师表示赞同:“我们理想中的社会实践,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运用并检验所学的专业知识,认识并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从而发现乃至突破自我。”

林航老师特别提到了福大的一个实践项目,即“返乡大学生挂职锻炼”。据其介绍,该项目组织大学生暑期回到家乡,深入基层,在当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这个实践项目非常好地把握了我们大学生正在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个过渡性的特点,一方面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家乡,另一方面也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我们有一些同学就是通过这样的暑期实践,在毕业后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回到家乡去就业。”林航老师说。

大学城事

佘璇 叶铃 陈盈

三明学院实践队:开设青少年自我保护课

东南网8月22日讯(通讯员 佘璇)8月14日下午,以“做自己的主人”为核心的青少年自我保护主题课程在寿宁县青少年之家开展,三明学院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5人,在中心主任吴乐泉的带领下,为近50名留守青少年开班授课。

去年以来,三明学院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已累计派出普法志愿者深入2市5县区50多人次,派发法制宣传单页和宣传册500余册。

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为独居老人送“清凉”

东南网8月22日讯(通讯员 叶铃 陈盈)8月15日,福建农林大学赴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践队在福州市鼓楼区多处街道,与福州市鼓楼区委社区办、福州市鼓楼区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携手开展了关爱老人“3个1”工程活动,在炎炎夏天为街头和独居的老人送去一份清凉和慰问。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通过征集温情照片、老人生日会等活动,倡导对老人“多一点关心,多一点陪伴,多一点微笑”。

 

特别关注

110支高校实践队赴全省各地巡河

暑假期间,为引领广大大学生助力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福建省河长办、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学联以“保护母亲河 有我河小禹”为主题,联合开展2017年福建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河小禹”专项行动。行动自2017年7月6日启动以来,全省67所高校共组建110支实践队,招募1346名志愿者,赴全省84个县(市、区)完成实地巡河工作。

记者从共青团福建省委学校部薛志平老师处了解到,在实践活动开始前,省河长办、团省委、省学联经多次沟通协商、酝酿修改,成立“河小禹”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专项行动,同时组织实践队带队教师、实践队学生代表共130人,举办启动仪式并开展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开展全省河长制工作、专项行动部署、应急事件处置说明、“河小禹”App使用说明、活动常态化宣传与舆情应对5个方面,从而让学生对实践活动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尽可能有收获。

薛志平介绍:“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至现在,巡河成效初显。各专业实践队依托专业优势,借助新技术手段开展课题研究。”据其介绍,实践期间,福建师范大学“以河小禹之名,护九龙江之源”实践队赶赴漳平进行现场勘察。截至目前,实践队已完成河段巡查77次,巡查堤段238个,长度达800.6公里。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实践队还对河段附近居民进行采访,了解与河流治理相关的信息;结合卫星图定位分析,进一步探查流域内河流相关情况。

“协和学院此次‘河小禹’项目对接的是宁德市霞浦县。实践队伍通过与县级河长办、环保局和团委沟通,准备建立长效机制。”说到校地联手,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团委副书记吴昌盛表示,“学院7月初组织实践队伍到达霞浦,以图片展、座谈会、分享会、专题设计、视频制作、入户访谈、赠送图册等多种形式,借助学校的资源和技术,为当地河道保护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号召更多人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

多个高校老师均表示,这样的社会实践既重视第一课堂教学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也充分估量了社会实践对增益改造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实践知识对课堂知识的反哺,从而让学生们对社会实践活动保持长久的兴趣和专注度,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融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