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文化篇
2017-08-30 06:11:17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房小奇 王祥楠 |
分享到:
|
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通过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不仅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对我们的信心” ——习近平《摆脱贫困·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 《山海的交响》激荡人心 “颂赞家乡海山的歌声是最壮美的。”26年过去,年逾古稀的王凌还完好保存着冰心先生1991年2月从北京寄来的亲笔题词。 原来,1991年1月,时任宁德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的王凌,给祖籍福州的冰心先生寄去了《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录像带、歌曲集和信件,请她提出宝贵意见。冰心先生随后欣然题词,高度评价《山海的交响》。 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是闽东文艺史上的佳作,至今仍为闽东人民念念不忘。而催生这一艺术硕果的,正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 当时,宁德还比较落后,无论是抓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建设,闽东人显得不够自信,较有压力。 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之后,习近平认为,压力可以使人“穷则思变,知难而进”,但不希望“人们只看到穷,那样就很容易失去信心”。 如何提振干部群众的自信心?习近平指出,“在讲压力的时候,不要忘了讲动力”,这动力来自“闽东的光彩”,一种精神、文化的支撑力量。 什么是闽东的光彩?在《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中,习近平分析道:“闽东的锦绣河山就是一种光彩。闽东的灿烂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光彩。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认识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奋进的动力。” 习近平还从战略高度阐述了文化建设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从整个国家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正是这种自信心,使中华民族度过了近代史上许多内忧外患的危机,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 闽东的文化建设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习近平指出:“我们有一个明确目标:通过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不仅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对闽东的信心。”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路,习近平设想,拍摄一部电视音乐片,利用电视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展示闽东的闪光点。这样,走向全国,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大家就会向往闽东,热爱闽东,把心血汗水浇灌在闽东”。 1989年10月8日,宁德地区文学艺术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宁德地区文联正式成立。会议期间,时任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副主席章绍同与省音协艺术创作委员会主任郭祖荣向时任宁德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王凌建议:“由省音协与地区文联联合创作一部歌唱闽东的电视音乐片。” 王凌向习近平汇报了这个想法,当即得到习近平的赞同和支持。“在闽东宾馆,大家畅谈了一个多小时。习书记说,这部电视音乐片要展示闽东的闪光点。有风光画面,有歌曲,视听结合,情景交融,雅俗共赏,形成一个闽东风味。他还建议,先按商谈的内容起草一个方案。至于题目,大家也讨论了一下,初定为‘山海的交响’。”王凌回忆。 1990年1月,根据习近平“要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尊重艺术家”的要求,宁德地区文联与省音协共同召开创作会议。经过反复探讨,音乐片的具体构想渐渐清晰,就是要突出四个“风”——通过优美而有特色的歌曲演唱,反映闽东的山海风光、建设风貌和风土人情,尤其要突出反映闽东人的风格,即改革开放的博大胸怀和滴水穿石的坚韧意志。 1990年2月27日,在闽东宾馆,习近平和创作组座谈。习近平动情地说:“生活是文艺的源泉,诗歌为心灵的抒唱。大家辛苦了。” 习近平认为《山海的交响》的立意概括得很好:“这是山与海的交响,山海风光与闽东精神的交响,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响,是力与美的交响。”并提出:“这也是艺术家与人民心灵的交响。”他希望,这些来自生活的歌曲,再回到群众中去接受检验。 “20多年过去了,很多文艺工作者和我一样都觉得,这四个‘风’的主旨和五个‘交响’的立意,高屋建瓴,放在现今这个时代也不过时。”王凌说。 1990年12月24日,长达50分钟的《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在福建电视台演播厅举行首映礼,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应邀参加。他说:“这部片子弘扬正气、弘扬民族文化,使大家看到信心、前途和力量,弘扬了闽东的风格和精神,激发了群众。”观赏者一致认为,这部电视音乐片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将闽东之光展现给了世人。 1991年2月,《山海的交响》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在全国尤其是福建产生了巨大反响。同年,该片荣获福建省第四届电视艺术奖一等奖、全国第五届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1995年3月,又获得福建省首届百花文艺奖。 在闽东,不仅“山海”是“闽东之光”,畲族文化等也是闽东文化的闪光点,习近平高度重视这方面的文化建设。 1989年1月和6月,习近平明确要求,抓紧修建畲族博物馆,办好畲族研究会和畲族歌舞团,以丰富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宝库。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1990年10月,首届福建省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成功举办。 近30年过去,很多当年的亲历者依然觉得,习近平关注闽东之光,不仅在于具体的作品、场馆,更在于精神力量的支撑。他有着更高远的冀望:通过倡导弘扬闽东之光,激发闽东人民蓬勃奋进的动力;宣讲传播闽东之光,增强闽东人民的自信心,也让远方的人们了解闽东,促进闽东对外开放。 多出力作、佳作、大作、杰作 “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殷殷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对文艺创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更好地创作,就有着深邃的思考。 1992年5月19日,在福州市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大会上,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福州的文艺事业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做到“三个相适应”:与福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相适应,与福州作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发展程度相适应,与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应起的作用相适应。 为此,他要求,“各艺术门类都要大力提高艺术生产力”,不仅注重数量,也要讲究质量,“争取多出力作、佳作、大作、杰作”。针对当时的文艺发展现状,他提出,各个艺术门类的创作要全面发展,比较薄弱的文学、音乐、影视创作要向屡创佳绩的闽剧学习,大力改观;要更多地挖掘福州的历史和现实题材,突出福州的地方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福州风格、福州流派、“福州味”。 正是有了这样深远的思考,习近平的目光触及到普通的文艺工作者身上。“不单是台前的文艺人才,习近平书记也很关心幕后的创作者。处于寂寞状态的创作者,恰恰是文艺精品最根本的源头。”时任福州市剧目创作室主任马书辉回忆。 受到习近平关注的,是一部54万字的反映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的长篇小说,以及它的作者池敬嘉、华瑜夫妇。 “1993年5月18日,我接到市委办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习书记希望了解福州市的文艺创作情况,让我这两天不要离开福州。”池敬嘉笑着说,一直以来他喜欢全国各地“到处乱跑”,收集、考证创作素材。 1993年5月20日上午8时许,池敬嘉与夫人华瑜、闽剧编剧杨基一同来到习近平的办公室。杨基等人创作并由福州市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马江之战》,当时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3次,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也相继播放,轰动一时。 池敬嘉记得:“当时市委办工作人员说,谈1个小时左右。我还说,1个小时太多了。”哪承想,这一谈,就是一整个上午。一开始,他们有些拘谨,习近平对他们说:“今天就当作聊天,我想了解一下创作情况。近几年来,市委提出‘振兴闽剧’之后,福州戏曲界已出了一些好作品,但相比之下,福州在小说、影视创作方面还显得薄弱一些,必须迎头赶上。” 令池敬嘉意外又惊喜的是,“习书记对历史文化十分关心且很有研究,印象最深的是,他还提到了黄乃裳的三弟黄乃模,在甲午海战中与邓世昌一起率领‘致远’号将士壮烈牺牲”。 “习书记说,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厚重的历史题材和人物值得去写。比如二七工运烈士林祥谦、黄花岗英烈林觉民的事迹可歌可泣,很有文学价值。再比如,马尾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仅是马江海战的发生地,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这些历史和人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池敬嘉说,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习近平与他们谈马尾船政、林则徐、黄乃裳等福州历史文化、名人,给他极大的启发。 对此,习近平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应该对一些历史人物包括洋务运动的人物,给予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在文艺作品中给予客观、公正的反映。这样的作品目前还很少,福州的作家不来反映福州的历史和人物,这能行吗?” 池敬嘉说:“对于创作什么,习书记不仅关心历史,也关心现实。”在交谈中,习近平说:“文学艺术不仅要反映历史,而且更要善于在现实中寻找题材。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火如荼的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题材需要文艺工作者下功夫去挖掘、选取、提高。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该是改革开放的讴歌者。” 针对各个文艺门类如何全面发展问题,习近平说:“福州的文化工作在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提高上还缺少尖子,缺乏‘拳头产品’。福州市已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但必须改变文艺工作者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大家团结起来,形成‘集团军’,这样才能产生一股巨大的创作力量。” 1993年6月10日《福州晚报》(当时的福州市委机关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市委书记与作家畅谈创作”,这在当时的福建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这么隆重的“阵势”,池敬嘉始料未及:“我到现在还保留着当天的《福州晚报》。我没想到,一位市委书记在百忙之中和我们几位作家畅谈了这么久;我没想到,习书记对创作这么关心、这么在行;我也没想到党报还这么高规格地做了报道。” 这次谈话,也影响了池敬嘉此后的创作之路。他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福州这块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宝藏的土壤。2013年,池敬嘉花了20多年研究、创作完成的以黄乃裳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出版。这与习近平对黄乃裳的关注,以及鼓励池敬嘉进行这方面的创作,不无关系。 “作为爱国侨领,黄乃裳第一个率领福建移民开拓南洋,推动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池敬嘉说,习近平在1991年11月召开的黄乃裳开垦“新福州”9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要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黄乃裳先生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不懈探索与追求进步的精神,“习书记眼光长远、开放,现在他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内在思路是一以贯之的。” 拓展宣传文化阵地,奏出时代强音 “如果没有习书记亲自推动,《闽东报》不会这么快复刊。我也不会改变命运,从一个基层通讯员变成党报总编辑。”回首近30年前艰辛创业的点点滴滴,已退休10年的《闽东日报》原总编辑王绍据颇为感慨。 《闽东报》是宁德地委机关报,1952年创刊,1969年由于历史原因被迫停刊。改革开放后,省内南平等地市党报相继复刊,但《闽东报》复刊一直搁浅。 1988年6月,习近平调任宁德地委书记,他多次在地委会议上强调:任何工作,舆论先行,宁德没有报纸怎么能行!1989年5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地委专题办公会,议定了《闽东报》复刊时间、机构规格、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等事项。6月15日,地委专门成立了《闽东报》复刊筹备领导小组。 1989年11月1日,《闽东报》正式复刊。习近平参加了复刊大会,并给各记者站站长颁发记者站牌匾。他还特地写了署名文章《坚定方向、弘扬正气、振兴闽东——为〈闽东报〉复刊而作》,发在第一期头版头条,“期望《闽东报》重展当年雄姿,紧扣时代脉搏,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闽东的宏伟大业中奏出时代的强音。” 1989年11月8日,复刊一周,习近平又主持召开地委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闽东报》复刊后亟待解决的人员、经费等问题。1990年5月3日,调离宁德前夕,习近平又专程到闽东报社召开宣传、新闻工作座谈会,看望员工,亲切话别。临行前,他反复嘱托报社班子,要把报纸办好,为闽东争光。调离宁德后,他依然牵挂着《闽东报》的成长。每每回忆起此事,王绍据仍感动万分,“习近平总书记对《闽东日报》的关心,闽东报人永远都忘不了。” 复刊《闽东报》是为了拓展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在宁德,习近平还创设了当时全国绝无仅有的新闻“两会”制度。时任福建日报宁德记者站站长卓新德是亲历者。 “习近平到任宁德地委书记没多久,有一天打电话请我到他办公室商谈事情。他开门见山就说,为了加强与福建日报等媒体的沟通,也为了媒体记者了解地委的工作安排和全区工作进展,是不是可以设立新闻‘两会’制度?”卓新德回忆,之后敲定的新闻“两会”制度正式开始运转。 新闻“月谈会”:每月10日召开,由地委负责人介绍一个月的工作安排,重要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由福建日报记者介绍每个月报社的宣传要求、报道安排,以及新闻界和群众对地委工作的意见、建议等。 新闻“通气会”: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召开,由地委办主任向记者通报每季度地委、行署正在抓的重点工作、阶段性成果、全区性重要事件,并当场答复记者需要了解的事情。 “新闻‘两会’,就相当于现在大家都知道的新闻发布会。当时,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仅有的,受到我们新闻工作者热烈欢迎,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获取信息、开展采访工作。”卓新德说。 当时,宁德正处于“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群众反映情况、表达诉求比较多,福建日报宁德记者站也成了群众来访的“接待站”。为此,地委、行署赠送了一台原装进口空调和一套转角沙发给记者站,用于接待群众。“当时,连地委、行署都没有这么好的空调,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群众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视。”卓新德说。 1990年4月,调任福州市委书记后,习近平依然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在1990年6月4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界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指出:现代领导需要通过新闻媒介同群众建立联系,任何忽视新闻工作的倾向都是要吃亏的。 习近平说:“新闻界既是益友,又是良师。市委、市府将一如既往保持同新闻界的密切联系,同大家一起更好地运用新闻舆论工具,贯彻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既欢迎大家正面宣传福州,以鼓舞福州人民的斗志,提高福州的知名度;也欢迎大家指出福州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我们改进工作。” 延续在宁德的做法,1994年10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建立每两月一次的新闻记者月谈会制度,以进一步强化与新闻界的沟通。在当月14日举行的月谈会上,习近平等市领导与记者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重视发挥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经常关心《福州晚报》的发展,并到报社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1991年1月14日,《福州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我们也需要一本“福州办事指南”》,反映群众对提高机关服务水平的呼声。习近平看到报道,当即要求有关部门组织人员编写。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编写完成了26万字的《福州办事指南》和19万字的《福州市民办事指南》,当年6月出版,大大方便了外商投资经商和市民办事,真可谓是“一册在手,办事不愁”,很多老百姓竖起了大拇指。 对于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习近平更是关爱有加,在关心、支持福建日报新闻宣传工作,为党报事业发展排忧解难的同时,还身体力行为《福建日报》撰稿。 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在《福建日报》上共刊发32篇署名文章,包括词作《念奴娇·忆焦裕禄》、诗作《七律·军民情》、谋划福州发展的思考《再造一个“金三角”》和《关于扩大开放的思考》、总结“晋江经验”的《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等。 1990年12月,习近平在同记者座谈时说,“《福建日报》是我最喜欢读的党报之一,是每天必需的‘早餐’”。他说,党报党刊始终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各级各部门和干部群众要把党报党刊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在阅读、学习中了解全局、掌握政策、提高认识、指导工作。 《福建日报》创刊50周年、60周年,习近平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都发来贺信祝贺、鼓励。2002年8月25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出差在外的时任省长习近平特地发来贺信,希望福建日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工作队伍,做强做大报业集团,不断扩大影响力,把报业集团建成我省宣传战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主力军和主阵地”。 对广播电视事业,习近平也很关心,多次接受福建电台、电视台的采访,纵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2002年7月31日,福建省“十五”期间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福建广播电视中心开工建设,时任省长习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为中心工程培土奠基。2011年1月1日,福建广电中心正式启用,全省广播电视硬件设施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