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数字福建产业园:打造数字经济福建样板

2017-09-02 08:45:1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房小奇  
分享到:

回放

勇立潮头,建设“数字福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篇(摘要)

在世纪之交,全球信息化浪潮涌动。

习近平对此高度关注,意识敏锐。2000年,在福建省省长任上,他着眼未来,着眼于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增创福建发展新优势,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并亲自担任“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注重顶层设计与系统工程相结合的理念,是17年“数字福建”建设一直遵循的模式,为我国区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先导和示范。

习近平要求,在实现“数字福建”的建设目标中,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这一理念,成为此后推进“数字福建”建设的指引。

他主持召开“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审议通过对“数字福建”建设影响深远的“131”计划,即一个规划(“数字福建”“十五”建设规划)、三个工程(福建省公用信息平台、福建政务信息网络工程、福建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和一项政策(福建省信息共享政策)。

此后,“数字福建”顶层设计步步为营,有序推进,逐步完善。

对“数字福建”建设的具体项目,习近平通过调研、部署、协调,亲力亲为,悉心指导,“数字福建”建设在科学的轨道上迅速推进。

习近平强调,以应用为重点推进信息化,抓好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和利用。从基础入手、突破重点,“数字福建”建设初始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在政务运行、民生改善、企业信息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

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起来,是习近平当年提出的要求,是“数字福建”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察看福州市鼓楼区社区信息化建设时,习近平要求他们不搞花架子、不作秀,要扎扎实实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生产、贴近社会、贴近实际”,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提供信息化服务。

17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遵循习近平同志当年确定的目标和方向,紧紧围绕“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资源整合”的顶层设计和全省“一盘棋”的建设思路,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数字福建”建设这项信息化世纪工程,基本建立起具有福建特色的集约化、低成本、可共享和可持续的区域信息化发展模式,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影像

厦门美亚柏科大数据实验室全景图 廖丽萍 摄

实践

打造数字经济的福建样板

在位于福州滨海新城的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上图,周明太 摄),大数据产业大幕开启。

作为“数字福建”建设重要承载平台,产业园将集聚发展千亿级的信息化高端产业,打造福建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示范区。

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对接项目196项,落地82项,入驻企业116家。

集聚发展,催生数据工厂

长乐东湖之畔,去年落成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政务云、商务云两幢大楼并列而立。

面对数字经济浪潮,如何加快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大数据产业大发展?

2013年5月,省政府专题会议确定数字福建产业园选址福州滨海新城,以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作为入驻启动项目,重点打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等六大重点产业。

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并将省直部门数据中心向产业园整合迁移。

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一期项目(政务云),由省经济信息中心投建,目前已完成143个省直部门600多项业务整合迁移。

商务云项目,由省电子信息集团投资13.3亿元建设。这一全国唯一的三网骨干直联中立机房,可容纳4500多个高容量机柜、近10万台服务器,首批1062个机柜已投产。“这是数字福建产业园的心脏、滨海新城的创新引擎、支持大数据发展的数据工厂。”省电子信息集团总经理钟军说。

依托商务云,国家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家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应用试点陆续入驻;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已实现与省通管局、三大运营商传输线路互联互通,吸引了360、华为、新大陆、世纪互联等众多IDC互联网客户。即将投用的福建省超级计算中心二期,首期规划3000万亿次计算能力,预留的中心机房可支持1万万亿次计算能力。福建省大数据交易中心、福建省海峡虚拟现实和影像资源交易中心也即将挂牌。

龙头引领,打造创新引擎

产业园研发大楼,中国联通东南研究院尚未挂牌,但已招募145人的年轻团队,办公场所从一间扩大到整整一层。

“我们已申请用地200多亩建研发大楼群,正在招商引智,将中国联通和合作伙伴,以及我国首个大数据流通与交易国家工程实验室力量引入福州。”研究院筹备处相关负责人说。

日前,中国联通与新大陆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数字公民、物联网、数字家庭、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合作。

按照省政府“一数据一平台、一平台一公司、一公司一模式、一模式一龙头”的要求,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大力引进培育产业龙头,吸引国家部委、央企、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知名IT企业等,打造一批行业性大数据云平台,吸引大数据产业链各业务环节龙头企业入园,催生一批细分领域全国领先的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位列中国大数据产业第一方阵的浪潮集团,投资20亿元在此建立浪潮(东南)运营总部及研发中心,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及智慧城市产业创新发展。

浪潮集团福建公司董事长兼CEO孙庆弟说:“我们将依托福大、厦大等本地软件人才聚集地,与台湾人才整合,把福州作为拓展东南亚和国际业务的桥头堡。”

大数据招商,迎来一个个重量级伙伴。省电子信息集团发挥行业龙头作用,携星云大数据、数字福建云计算、乐为、星元次方大数据等15家企业挂牌入驻,总投资逾30亿元。

产业升级,释放发展红利

近日,独居长乐的郑老伯在公园健身时,突然心脏不适。他按下手腕上可穿戴心电医疗设备的SOS键。2分钟后,家庭医生和护士带着急救设备赶到现场紧急施救。10多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在前往长乐市医院的同时,老人的心电、血压、血糖等数据同时传输到医院,赢得了抢救时间。

该款设备的开发商无创心电基于大数据应用,针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人群,自主开发可穿戴医疗设备,可自动采集心电、血压、血糖等数据与中心对接,并连接家庭医生和医院,实时监测。

去年10月,福州市被国家卫计委确定为首批4个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试点城市之一,11月项目落户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目前,已实现37家医院数据互联互通,汇聚了近600万人、超过150亿条的健康医疗数据,吸引了无创心电、国信优易等35家医疗大数据企业入驻。

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试点工程(福州)承建方。中电数据首席数据官甄浩表示:“我们将在此建设泛珠三角最大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实现促进医改、提升百姓获得感、增强地方发展新动能的目标。”

反响

编者按:8月28日,本报刊发长篇通讯《勇立潮头,建设“数字福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篇》,在全省各地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和业界人士纷纷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推动福建信息化建设不断攀登新高峰的故事,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要遵循总书记当年确定的目标和方向,抢抓机遇,助推“数字福建”建设,在“数字中国”建设中走前头。

站上发展的制高点

“福建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信息化建设思想和理念的先行省份,作为全省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和‘数字福建’建设重要承载基地的EC产业园,就是践行这一理念的结晶。”位于安溪的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EC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陈清芳说,“我们结合政务、民生、产业等三大应用体系,发展数据创新产业,力争三年内投建2万个以上机柜,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型数据中心。”

EC数据中心是华东南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功能最全的数据中心。目前,数据中心投用机柜5000个以上,已有50余家单位入驻;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可为5000个创业人才提供拎包入驻服务。

产业高地乘势腾飞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软件园管理处处长倪杰说,作为“数字福建”建设的平台载体之一,厦门软件园抓住了发展机遇,培育、汇聚了许多优秀企业,他们的产品服务于经济和民生的信息化应用。去年,厦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厦门市第五条千亿产业链。

在咪咕动漫副总经理向黎生看来,围绕“数字福建”建设,厦门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集聚起一批龙头企业。作为中国移动在动漫领域的唯一运营实体,咪咕动漫目前已拥有合作伙伴超1300家,上线正版的动漫作品37万集。

发挥优势抢占先机

“中国·福建VR产业基地作为‘数字福建’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步骤,享有‘数字福建’积累下来的优势资源。”网龙公司执行董事郑辉说,“作为互联网龙头企业,网龙被赋予建设福建VR产业基地的重任,并依托福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纽带优势,致力整合全球资源构建VR生态圈,积极抢占VR发展先机,打造产业标杆。”

目前,网龙搭建的中国·福建VR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VR相关资讯获取渠道。

让“数字福建”利民惠民

省电子信息集团是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是省级政务信息外包服务主要提供商、省级政务信息开放开发特许经营主体、三维对接项目主要平台。

集团总经理钟军说,随着“数字福建”向应用、政务服务转型,福建成为第一个在省一级层面推动政府数据集中存储、汇聚整合、开放开发的省份。集团紧抓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省信息服务产业布局,按照“数字福建”战略布局要求,通过大数据汇聚、整合、开放、开发,助力政府管理向政务服务利民惠民转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