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学村
陈嘉庚先生铜像
“越夜越美丽”的集美学村。 吴晓平摄
东南网9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田圆 林世雄 通讯员 陈季玉)集美,被人们称为“镶嵌在美丽厦门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生态宜居。这里,也是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
陈嘉庚先生倾注毕生精力和全部家产,创办了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一生奋斗中体现出的“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精神品格,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2014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中,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嘉庚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反而更显珍贵。”集美区主要领导表示,集美将不断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以嘉庚精神充实人文内涵、塑造城市品格、引领社会发展。
延续嘉庚风貌 共建人文之城
位于东海之滨的集美是著名侨乡,这里不仅拥有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18公里长的海湾休闲景观线和涵盖92平方公里的山地生态旅游精品路线令人心醉,更有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1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落户文教区,文教旅游资源丰富……浓浓的“嘉庚味”,成为集美文明进步、社会和谐的内在动力。
集美学村是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所在地。《集美区志》记载,1913年陈嘉庚创办了集美小学,奠定了集美学村的第—块基石。此后,他相继创办女小、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航海科、商科、女师、农林部、国学部、女中、幼师等,还配套建设了图书馆、科学馆、美术馆、音乐馆、体育馆、水族馆、大礼堂、大操场等公共建筑,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形成誉满中外的集美学村。上世纪50年代,陈嘉庚向亲友集资,继续致力于学校建设,兴建了南侨建筑群、南薰楼、道南楼等大型建筑。
三面临海的集美学村内,各校校园绿荫遮日、花木扶疏、红墙橘瓦、水榭亭台,与中西合璧的“嘉庚风格”建筑构成绝美的校园风光,这不仅是厦门城市规划建设中“美的参照”,在闽南、福建乃至全国也是独树一帜。“黄昏时,集美学村的师生们,披着晚霞出来,踩着月色归去,然后,迈入校园里那灯光次第亮开的殿宇楼阁,开启了晚自修的夜课……”在集美中学执教的蔡天敏写下了对集美学村的陶醉之情。
2010年起,集美区开始规划建设集美新城,为了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历史记忆,新城建筑也大量采用了嘉庚风格。经过7年多的努力建设,集美新城以拥有气势恢宏的公建群、红砖白石的嘉庚风格建筑,集商务营运、生活居住、教育科研、生态旅游、信息技术和交通枢纽为一体的环湾生态型新城区的崭新姿态,矗立在人们眼前。
白天,连片成势的“嘉庚瓦、燕尾脊、红色砖墙”的嘉庚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夜晚,暖、白色调为主的动态LED灯光与静态的柔和光线相结合,勾勒出集美新老城区建筑的轮廓,打造和谐、统一、富有人文内涵的夜景……拥有独特魅力的集美,令人发出“越夜越美丽”的惊叹。
秉承嘉庚精神 成就爱心之城
举办纪念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首届嘉庚论坛等系列活动,创作电视动画片《陈嘉庚的故事》等一批文艺精品……近年来,集美通过组织开展全区性的“弘扬嘉庚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嘉庚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嘉庚精神宣传教育百日行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嘉庚精神深入人心。
集美区委宣传部和陈嘉庚纪念馆还联合制作了多套图文并茂的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展板,让更多人全面了解陈嘉庚伟大的一生,并将嘉庚故事和嘉庚精神内涵通过手机短信、官方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传播,增强宣传效果。集美区委宣传部还组织编写出版了《嘉庚精神简明读本》,为干部群众学习嘉庚精神提供普及性读物。
发挥文艺作品育人化人功能,是集美弘扬嘉庚精神的一大特色。此前,由集美区委宣传部发起拍摄,讲述抗战女英雄李林事迹的励志电影《侨女日记》,已在集美众多中小学放映,该剧还入选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33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此外,集美区还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歌曲、诗歌、儿童剧、闽南戏曲,在全区各镇街开展“弘扬嘉庚精神,建设人文集美”巡回演出,让市民在文化活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如今,集美区令人印象深刻的“嘉庚红”——随处可见的“志愿红”,成了嘉庚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力量的证明之一,行走在这座魅力之城的大街小巷,市民游客都可以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在去年抗击“莫兰蒂”台风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奋战在一线,“志愿红”创造了“集美速度”。
不仅是志愿者,学习嘉庚精神、弘扬嘉庚精神已经成为集美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自觉习惯。
任镜波是名副其实的陈嘉庚弟子,他于1952年10月进入集美航海水产学校。如今,84岁的他作为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依旧在弘扬并践行嘉庚精神。数十年来,为了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书读、读好书,他先后募集了825万多元助学金,帮助集美学村中各个学校的5328名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曾有人不理解他为何退休之后还要四处奔波。对此,任镜波说:“嘉庚先生说‘兴学乃国民天职’,我就是在尽自己的那份职责。”
像这样的奉献故事,还有很多。“亮灯”民警陈清洲从警21年,在平凡的公安基层一线作出突出贡献,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并获得“时代楷模”称号;为了一笔220元的货款、走上26年还款路——集美灌口的周育辉用26年的坚守演绎了一段诚实守信的感人故事;集美大学学生李溢新在7个月内先后为同一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成为厦门迄今为止唯一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
在嘉庚精神的引领下,无数细微的感动最终汇集成大爱,成就了集美这座温暖的人文之城。
深耕创业热土 打造创新之城
作为著名的侨乡,集美也是全国最早的台商投资区所在地,依托福建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对标一流城市,大力提升集美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以“嘉庚”为旗帜,集美正致力打造中国最美侨乡,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政务服务理念、工作标准、运行体系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接轨。
依托“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和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集美经济社会正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经济规模效益持续提升。
以金融、商贸、旅游、教育、文化交流为纽带,集美积极探索国际国内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全力开拓“海丝”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及时跟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产业集聚的发展动向,谋划一批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延伸和溢出的功能配套项目。
围绕集美新城的城市建设,集美区正大力推动新兴产业的融合推进,从搭建城市基础框架向强配套、促繁荣、出效益的更高阶段迈进。以软件园三期为核心的软件信息业,以老院子、灵玲马戏为代表的城市演艺业,以杏林湾、北站营运中心为载体的总部经济,以厦门北站为中心的商贸物流等新城主导产业加快集聚发展,构建成了“产城学人”深度融合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形成厦门经济新增长极。
在嘉庚精神的引领下,创新驱动成为人文集美建设的第一动力。当前,集美正在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以服务厦门产业创新需求、引领闽南产业创新方向、影响海西产业创新趋势为战略目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掌握竞争发展的主动权。同时,集美将通过打造以产业创新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创新中心,着力构建以机械装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演艺传媒为支柱的“4+X”现代产业新体系。
讲述嘉庚故事,让公众从“知厦门”到“爱厦门”
集美新城的“嘉庚建筑”
嘉庚精神传承至今,滋养了厦门的文化自信,凝聚起发展的蓬勃力量。一直以来,集美区依托百年学村的历史积淀,以“人文集美”为发展定位,把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通过宣传教育、文化熏陶、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等方式,把弘扬嘉庚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中,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区域价值不断提升的强大动力。
5月25日,“一座城·一个人——嘉庚精神·厦门故事”系列主题活动在集美归来园启动,活动将延续至10月份。活动包括“五个一”,即出版一本图书、举行一场对话、组织一次快闪表演、推出一本特刊、举办一场展览,以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为线索,娓娓讲述陈嘉庚先生与厦门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以及嘉庚精神引领厦门、集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人故事,深入阐释嘉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在8月4日举行的“一场对话”活动中,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华侨博物院名誉院长陈毅明,厦门大学教授朱水涌,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集美校友总会会长陈呈,通过“我心中的陈嘉庚”“嘉庚的教育蓝图”“嘉庚的卓越远见”三个篇章,解读陈嘉庚与厦门发展千丝万缕的关系。活动还通过网络直播,将现场情况传递给全市、全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侨。
集美区开展“一座城·一个人——嘉庚精神·厦门故事”系列主题活动,目的在于保护好、宣传好、传承好厦门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华侨精神,让公众“知厦门”进而“爱厦门”,让世界更加了解厦门,了解闽南文化,了解中国侨乡文化。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呈现全球视野下的嘉庚影响,近期主办方还将通过在海内外征集的有关陈嘉庚先生在全球版图中的足迹线索,绘制成一份“嘉庚世界地图”,继续讲述更多生动的嘉庚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