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坚定创业创新 建设幸福泉港

2017-09-20 10:31: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近几年来,是泉州市泉港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通过不断跨越赶超,泉港成为泉州市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增长区域之一。

锦绣公园夜色 蔡昊 刘益清 摄

东南网9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庄国辉 刘泽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民生事业不断进步,一幅崭新的城市画卷已徐徐展开。近几年来,是泉州市泉港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通过不断跨越赶超,泉港成为泉州市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增长区域之一。该区突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题,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区域发展步入快车道。在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创新驱动等领域,抢占发展高地,注重以民为本、共建共享,坚持办好为民实事,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级进位、赶超跨越。

繁忙的肖厝口岸 黄国明 刘益清 摄

产业升级 跨越发展

8月9日 上午,香港籍油轮“长航和平”装载1.9万吨由福建联合石化公司生产的航空煤油,从泉州市湄洲湾南 岸 肖厝港 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驶往孟加拉国吉大港。这是位于泉港区的福建联合石化首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航空煤油,也是我省首次 出 口 航空煤油。

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底,福建联合石化累计加工原油4599万吨,生产乙烯460万吨,实现产值近2434.6亿元,实现利税超过456.5亿元,不仅直接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石化产品,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聚焦提质增效的同时,该公司全力拓市场、抓优化、降成本、挖潜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航煤首船出口获得成功,使公司产品有机会角逐国际市场。

泉港区正推动石化基地从“省内龙头”向“国内领先”迈进。近年来,该区秉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理念,全区石化产值约占全省的1/4,石化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连续5年上榜中国化工园区前10强,入选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泉港石化产业风生水起,2016年实现石化产值610亿元。

得益于石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泉港区港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6年,泉港物流业相关企业116家,10年间增长170%,其中,道路运输业36家,水上运输业14家,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46家,仓储业20家;散杂货、油品化工品仓储能力分别达463万吨、175万立方米;实现港口吞吐量4500万吨,已初步形成运输配送、仓储保管、装卸搬运、货运代理等物流业发展体系,物流产业规模效应初显。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厂区 张旭 刘益清 摄

为进一步提升石化基地综合竞争力,打造先导先行的“石化产业生态圈”,成为省内龙头、国内领先、海丝先行的石化产业高地,泉港区党委、政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重点打造石化的产业链、价值链、科技链、循环链,推动“产业链延长”迈向“价值链延长”。除此之外,泉港区还积极构建以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泉港校区、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国家阀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两院两中心”为核心的公用配套支撑体系,成长为当前福建公用配套最齐全、物流条件最优越、产业生态最成熟的石化基地。

该区着力调结构促转型,产业集群从“单一主导”向“多元支撑”迈进。食品饮料、纺织鞋服产业率先突破百亿产值;非石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27.9%上升到2016年的45.8%,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3%。

今后,泉港区将重点发展多元化烯烃、乙烯、丙烯、苯、C4等五大产业链,培育发展化工新材料、石化装备制造及维修维护、质量检测等关联产业,打造石化产业升级版;重点建设“一基地五中心”,全力打造石化物流贸易链,获取石化产业的高端价值;以“两院两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石化科研实验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石化“众创空间”为重点,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盟,打造集科技创新、产学研对接、人才培养、质量检验为一体的石化科技服务高地;充分发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优势,推动上游产品、副产品、废弃物作为下游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实现“化废为宝”,提升上下游的产业关联度;加快建设热电联供、二氧化碳回收、火炬气回收、废催化剂再生、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通过资源化、减量化、综合化提升产业一体化效益,使示范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困难群众在泉港区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办理“救急难”业务。 刘泽阳 刘益清 摄

城市建设 宜居宜业

刘庆华是泉港区山腰街道龙山社区居民,以前一家四口人住在一处石头房。2012年底她家的石结构房屋拆迁改造,2016年5月搬进了18层高的电梯房。“如今我们住的是1 58平方米的套房,真像做梦一样。”刘庆华欣喜地说。

在石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泉港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泉港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总抓手,着力推进总部经济区等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配套建设,兴建“产城融合”宜居乐业之城。2014年,泉港被列为泉州市“产城联动新城区”改革试点。2016年,泉港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8个产城融合示范区之一。通过不断赶超跨越,让泉港打开了产业城市融合互促、联动发展的崭新格局。在这片土地上,一大批村民变成了居民,村庄变成了社区,一座宜居乐业新城初见雏形。

“龙山是最早推行‘村改居’的社区之一,如今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一个集教育、居住、购物、娱乐、文化广场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已见雏形。”龙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建锋说。

村庄变社区,村民变居民,在泉港越来越多老百姓融入城镇生活,泉港的城市形象有了明显改善。

这些年,泉港牢牢抓住产城融合发展机遇,加快实施城市“东拓南进、沿湾向海”战略,推动城市建设从条状开发转向块状开发,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泉港投入产城融合项目的资金已达到50亿元,如今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2.5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形象明显提升,城镇化率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

如今,泉港主城区已经形成六横六纵公路交通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该区在打造城建精品、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2012年以来,泉港共投入37.6亿元实施村(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42个村(居)“点线面攻坚计划”“宜居环境建设”等项目,主要围绕“拆清楚、摆清楚、分清楚、粉清楚、扫清楚”等“五清楚”,以及“突出乡土气息、尽显田园风光”等“两特色”提升宜居程度。开展城区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近五年共完成造林绿化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17%,成为中国长寿之乡、福建森林县城,7个镇(街)均获评国家级生态镇。

一座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这是泉港在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思考与实践。

产城融合,解决的是“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问题,泉港坚持高点定位、建管并举、提质扩容的原则,注重“产城互动、产城一体”,以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多年来,该区突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题,不断推动产城融合,区域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7年,泉港紧扣“一个定位”、打造“三大片区”、实施“五大提升”,在产业快速提升的同时投资78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围绕“率先建成产城融合示范新区”目标,着力构建“一中心四组团”和“四星拱月”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打造宜居泉港。力争至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以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如今,一座滨海港口花园城市雏形正在逐步呈现,而这,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面貌,更多的是居民的生活方式。

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率先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样板,是泉港区委区政府对于产城融合的新思考和城市管理新标杆,也是40万泉港人的新期待。随着南山片区、泉港石化工业区安全控制区、百亿粮油纺织高新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推进,产业集群产生的经济效益将给泉港这座活力之城注入更多的建设资金。

泉港医联体开通“空中120。 刘泽阳 刘益清 摄

民生事业 普惠共享

联合办医让泉港群众切实享受到社会事业 发展带来的红利。2016年,泉港区政府与福 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 式签署联合办医战略协议,组建福建医科大 学附一闽南医院——泉州市泉港区 医院 医联体。

“群众在我们这家医院可以直接看到省城的大专家,通过医院的信息系统,也可以跟附属第一医院院本部对接。对于一些特别的疑难杂症,我们可以通过内部的转诊机制,直接将患者转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在家门口看病报销比例还很高,大大节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闽南医院常务副院长、泉港区医院院长赖繁彩说。

今后,泉港区将依托省属三级医院的人才、管理、技术、学科建设等优质医疗资源,确保区内群众就近获得优质高效的服务。

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泉港建立起了常态化政府办医投入及补助制度,承担联合医院基建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性补助和公共卫生任务等投入职责,将联合医院打造成三级综合性医院。

近年来,泉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建设、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频出实招。

泉港每年将80%以上本级财力用于民生,不断推动社会事业、社会治理取得新进步,加快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的优化布局和有效供给,率先实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社会救助统筹联动、联合办学、跨级医联体和文化综合体建设等,“救急难”被列入全国综合试点,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形成一批民生领域的知名服务品牌。

2017年,泉港实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每年免除学杂费1000万元以上,惠及5000多名学生,实现从小学到普通高中阶段共12年“普惠制”免费教育。

数年来的倾心为民,泉港闯出了普惠共享、和谐共建的小康之路;数年来坚持“富民惠民造福民”的民本精神,让泉港的社会事业发展亮点频现,这些社会事业的发展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一份份数据与图表中,更体现在每一张真切的笑脸上。

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泉港把公共财政向困难群体、薄弱环节倾斜,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住房安居、养老服务等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标扩面。近五年来,泉港投入4.6亿元,完成148件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常年实施就业、安居、帮困、医保、农保、助学等民生工程,实现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四个全覆盖”,建立高龄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慈善救助、松柏助学等制度,受益群众达6万多人次。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展望未来,泉港将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载体、以人本为核心”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和海峡西岸石化产业先导区,推动泉州北翼地区成为海丝石化先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级进位、跨越前行,努力建设活力泉港、宜居泉港、和谐泉港,让泉港人民感受到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