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走进福州

2017-09-22 21:30:11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勍   我来说两句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走进福州

媒体记者们参观漆艺展示馆,对生产大漆原料的漆树兴趣浓厚。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走进福州

媒体们在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采访茶亭十番音乐传承

福州新闻网9月22日讯(记者 邱陵)22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走进福州,10余家央媒聚焦福州“非遗”。

在榕期间,媒体先后深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朱紫坊漆艺街区、闽江学院漆艺实训基地、林氏艺术馆等地采访,关注包括茶亭十番音乐、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寿山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新华网记者邢贺扬来自北京,他对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的学生表演的十番古乐特别感兴趣,每到一处,都用相机和手机交替拍摄,期间还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段现场弹奏的《石鼓涌泉》。“这些乐器外观和音色都很有特色,非遗进校园,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看到了传承的希望。”邢贺扬说。

在朱紫坊漆艺街区内的福州漆艺术研究院,2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漆艺爱好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髹饰技艺制作。据介绍,这是该研究院面向社会征集的第四期“我在朱紫坊髹大漆”培训班学员,零基础、免学费是最大亮点,至今已培训上百人次。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走进福州

在朱紫坊漆文化街区,媒体们采访“我在朱紫坊髹大漆”培训活动

“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福州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在三坊七巷等景区,与市民和游客产生互动。”中国文化报记者记者赵若姝说,要让“非遗”融入寻常百姓生活,传承与发展就不会遇到困境,因此创新求变、与时俱进是每个传承人在当下需要思考的关键课题。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在传承人队伍建设方面可圈可点。2015年,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被文化部确定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院校。目前,已完成包括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培训班、福州寿山石雕雕刻技艺培训班等在内的12期共720人的培训任务。

据悉,此次活动旨在以“非遗”为切入点和主题,积极探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主动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舆论氛围。

此次活动不仅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还有中国手艺网、未来网、一点资讯、秒拍一直播等新兴媒体随行采风,除了发布图文、视频报道,更在现场展开网络直播,将福州“非遗”的魅力及时传达给网民和用户,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关注“非遗”。

据了解,目前福州共有1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65项省级非遗项目、107项市级非遗项目;在非遗传承人队伍方面,共有15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131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此外,福州现有市属评话伬唱传习所、台江文化馆十番音乐培训传习所等非遗传习场所16个。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