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风貌 罗光耀 摄
□中共南平市委书记 袁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平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战略部署,聚焦“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主旋律、最强音,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根本指导,是引领当代中国胜利前进的行动指南,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五年来,我们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7·26”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带着深厚感情、带着责任担当深学笃行、真信真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坚持以系列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坚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在思想上充分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感情上深刻拥戴核心。我们坚持以系列讲话精神引领航向、统领发展,自觉运用讲话精神指导工作实践,结合南平实际,明确了“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在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绿色发展、补齐民生短板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研究提出一系列措施,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跨越发展上,推动讲话精神在南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得出的科学论断,深刻阐述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对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南平调研时,就要求南平“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我们始终牢记嘱托,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致力走出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路子,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域、绿色产业的新兴基地、幸福宜居的美好家园,着力在建设新福建中做出特色。过去五年,全市GDP年均增长9.5%,规模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9%、11.8%,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7.4%,固投增长15.9%,公共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5.9%、9%。
一是着力产业强支撑。围绕推进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支撑点放在产业上,选准与生态资源、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现代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高起点编制七大产业绿色发展规划,并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组织的咨询论证,以规划引领绿色产业创新发展,推动点绿成金、富民强市。同时,围绕七大产业补短板、延链条、强保障,举办现代绿色农业、旅游项目资本对接会,打通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对接绿色产业的通道,总投资215亿元的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等一批项目落地南平,申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正式获批,圣农、南孚、南铝、太阳电缆等现有优势骨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五年来,全市净增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15家,新增“新三板”上市企业11家。
二是着力项目补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我们以补短板为突破口,组织实施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开展“四比六促”“工作落实月”活动,攻克了一批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症痼疾,创造了许多攻坚速度,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领域短板。交通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南平迈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车里程均居福建省首位,实现县县通高速。在全国首创“水美城市”建设,把城市补短板与流域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生态保护相结合,加快推进12个总投资300亿元的水美城市项目,以水补山、以山带水,打造水美城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南平。继续策划实施一批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三是着力新区拓空间。建设武夷新区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是南平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增长极的战略突破口。我们把握国务院批准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机遇,围绕2018年启动搬迁的目标,坚持“高点站位、集聚开发、产城联动”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武夷新区建设,先后筹集各类资金295亿元,全力推进童游、将口、兴田三大组团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南林核心区,303快速通道、云谷小区、轨道交通、水资源配置等一批搬迁必备工程加速推进,引进落地了海源新材料、浪潮集团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武夷新区中心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同步推进延平中心城市建设,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滚动实施一批城市改造、完善公共服务的补短板项目,城市功能形象有效提升。
四是着力深改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和办法创新突破、推动发展,结合南平实际探索创新,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抓试点先行,扎实推进赋予南平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试点任务,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做法在全省推广,林业碳汇交易在全省率先突破。抓重点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省建立重点工作责任和问题情况督查平台;深化投融资改革,设立百亿产业基金、五十亿股权投资基金、十亿PPP引导基金,促进金融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有效对接;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帮助总结提升的“南平机制”,推进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打通科技服务绿色发展的通道。抓环境优化,针对制约发展的人才问题,出台人才工作十条措施,每年投入2亿元人才经费,并保持年10%的增长,用于引进高端人才到南平创业发展。同时,制定稳定本土人才保障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打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五是着力共享惠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将更多新增财力投入民生领域,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都超过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3%和10.9%。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落实“造血式”“减负式”“兜底式”“搬迁式”等扶贫措施,建立商业医疗保险托底、党组织结对帮扶贫困户子女就学等机制,累计脱贫18.46万人。把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教育“双高普九”提前实现,养老、医疗、生育等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水青山,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在半年左右时间里,全市拆除养殖场7130家,削减生猪401.77万头,畜禽养殖重点区域延平区劣V类流域从原来20条减少到目前的1条;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从71.1%提高到77.3%,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省前列。
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加快南平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自觉把管党治党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五抓五看”要求,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我们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好理论武装,突出“关键少数”,把忠诚干净担当和“四个人”“四个有”的要求融入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党组织生活中,并通过“走出去考察、请进来教学、沉下去磨炼”推动各级干部解放思想、提升能力,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着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骨干队伍。我们着力提振干部精气神,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并举,建立容错会审和问责会审机制,完善一线考察、一线巡察、一线督查机制,营造敢抓敢管、敢拼敢闯的宽松环境;结合“百日攻坚”等,提拔重用一批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表彰一批有功集体和先进个人,对作风不实、执行不力、担当不足、为官不为等问题加大督查问效、执纪问责力度,树立注重实绩、实干拼创的鲜明导向。我们持续深化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坚持典型引路,突出特色深化学习廖俊波精神,在廖俊波同志工作过的地方建立9个现场教学点,“一月一主题”分层分类有重点地深入学习,并在各领域选树一批廖俊波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激励广大干部立足岗位担当尽责、拼搏实干。我们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支部、延伸到基层,统筹推进农村、学校、机关、社区、国企、非公企业等领域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带群建、群建壮党建”、村级党组织达标创星、选派村级党建指导员等做法,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善工程,加快推进党建富民强村, 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等在全省推广。我们以零容忍的态度狠抓正风肃纪,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市县党委巡察,推进市县派驻监督全覆盖,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未来,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实干拼创、砥砺奋进,加快推进绿色发展跨越发展,以“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大美南平
□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吴柳滔
今日之闽北,山美水美颜值高,还有一种别样之美:有一种速度不断镌刻在闽北大地上,无论是重点工程,还是民生事业,快节奏、快效率,快行动,成为“新常态”;有一股新风吹遍武夷大地,无论是工作一线,还是服务窗口,提振精气神,担当作为,成为“新气象”。
且看南平创下的一项项速度:不到两个月,全市拆除关闭生猪养殖场6566家,存栏生猪由2月份225.9万头削减至3月31日的12.5万头,创下全省畜禽污染集中整治时间最短、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战绩;百日攻坚期间,南平谋划、招商、开工、竣工的项目总数超1000项,实施城市综合整治项目1709项,完成征地5.98万亩,拆迁102.19万平方米;短短7个多月,松溪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水美城市”项目开工,创造了“松溪速度”,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好中加快,早见成效,点赞的群众随处可见。那么,南平速度是如何炼成的?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靠的正是南平上下一心、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干事创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要啃下一个个“硬骨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闻风而动,雷厉风行,更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钉子精神,拿出敢于担当的勇气,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缘此,南平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并举,建立容错会审和问责会审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倒逼工作法”“工作落实月”“隔周无会”制度,营造了敢拼敢闯、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指挥棒”一转,南平上下迸发出强劲的干事创业精气神,广大干部以廖俊波同志为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激情创业,提速提效,涌现出一大批生动感人的故事。延平区太平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一个月,全镇80%的养殖场拆除了;建阳区围绕南林核心区征迁任务,256名领导干部充实征迁一线,把征迁指挥部搬到群众中,三个月完成的征迁量超过前两年总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正是这样的新气象,成就更快的速度,工作只争朝夕,新南平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南平10个县市区都依山傍水,不可避免带来“块阜之山,营宇狭小”的问题,更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城乡杂乱无章。经过大力整治,城乡面貌脱胎换骨,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颜值生态之城。产业南平行稳致远,七大绿色产业体系与青山绿水同频共振,为南平发展留下一张泽被长远的宏伟蓝图。老百姓获得感满满,南平把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工作具体化为项目和投资,以项目为抓手和载体,实施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项目2081个。通过创新“综合受理、一窗收发”“超时默许、缺席默认”等制度,平均每个事项用时1.34个工作日,比承诺时限缩短3.31个工作日,群众办事更便捷。
我们为南平速度与激情叫好,这就是新南平气象磅礴的大美画卷,更希望这种大美之风能驰而不息,让更多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开花,锻造南平跨越发展的“新筋骨”,让更多发展红利惠及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