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 砥砺前行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 张兆民
海坛湾滨海城市景观 念望舒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平潭开放开发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对福建、平潭工作的重要指示,发挥近海对台、生态资源和政策洼地等优势,大胆闯、大胆试,努力探索、先行先试,举全区之力推动开放开发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一、坚持先行先试,推动岚台融合发展向更深层次迈进
围绕习总书记对平潭提出的打造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载体等重要指示精神,我们积极推动岚台深度融合,探索提出“一岛两标、包容共存、融合发展、两岸共赢”发展路子。率先探索两岸规则对接、标准互通。最大程度采认台湾地区行政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资格,已批准备案注册48家台湾建筑业企业,批准设立6家台资旅行社、4家台湾专科医院,采认台湾执业人员300多名。率先探索聘请台湾专才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启动台湾专才招聘工作,到行政机关任职8人、国企2人、专业技术人员4人,在全国率先实现聘任台胞参与实验区公共管理工作。率先探索聘请台湾村里长参与基层治理。在全国首创聘请台湾村里长担任村委会执行主任,帮助引进台湾村级义工队伍组建、村容村貌改善、家庭医疗照护等方面经验。推动两岸人货往来畅通。开通了平潭至台中、台北2条客运航线和集装箱货运航线、“台平欧”海铁联运专线。实施台车入闽、卡式台胞证、五年免签注等及台海运快件业务试点。截至7月底,经平潭口岸往返两岸人员突破60万人次、卡式台胞证办证人数突破30万人次。
推进岚台融合发展向更深层次、更大规模、更高水平迈进,要加大力度实施“一岛两标”,真正在融合上求突破。进一步推动社会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台湾资格、资质、标准的等效认证及监管体系,探索率先赋予台胞居民待遇,深化基层治理合作,规划建设台湾社区。进一步推动文化包容共存。扩大与台湾民间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地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产业合作。积极推动两岸合作办学,吸引具有台湾执教资格的台籍教师到平潭任教,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联合举办高水平大学、应用技术型院校。进一步加大对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的扶持。实施“两岸英才行动计划”,继续扶持台创园、小贸市场、文创村及台湾文化广场等创业就业基地建设,吸引更多的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和大学毕业生来平潭落户创业。
二线卡口 念望舒 摄
二、坚持择优而为,努力培育适合海岛禀赋资源的特色产业体系
围绕习总书记指出的不要引来“假宝贝”毁了“真宝贝”和“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要求,我们从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出发,结合资源禀赋和海岛旅游资源以及对台区位优势,认真梳理选择适合平潭实际的产业形态,不搞占地多、高能耗,甚至有污染的一般工业,不搞高大上、不接地气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出当前阶段优先发展有基础、有条件、占地少、没污染的“5+2”产业,即旅游文化康体、总部经济、航运物流、建筑、风能、会展、智慧等产业,并围绕这些产业初步策划生成产业项目114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目前,“5+2”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效地发挥了支撑带动作用。上半年,全区新增“5+2”企业921家,占全区新增企业73.2%,“5+2”产业贡献税收共计10.64亿元,同比增长54.65%,其中地方级税收5.42亿元。
当前,我们重点聚焦发展旅游文化康体、现代物流、总部经济三大产业。旅游文化康体。打造国际海岛特色观光、南岛语族文化、两岸高端医疗养生、蜜月度假休闲、游艇海钓、时尚运动等产业基地,建设好国家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引进台湾康复养生、观光医疗、医学美容等高端健康服务产业,建设台湾特色专科医疗产业园。现代物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国际海运快件、跨境电商试点政策优势,重点打造平潭—桃园—日韩欧美的两岸及国际海空联运综合枢纽,提供海外仓、保税仓、物流通道、采购外包、进出口关务等业务。总部经济(金融类金融)。充分发挥中央、省级和实验区三级政策叠加优势,积极推动各类总部机构在平潭落户;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创新,规范发展金融类金融产业,引进各类股权投资企业,促进股权投资与产业项目高效对接,力争到2021年总部经济企业年贡献税收超过50亿元。
竹屿湖公园处处是景 念望舒 摄
三、坚持特色主导,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海岛
围绕习总书记作出的“旅游是平潭最大资源,一定要好好保护,建设国际旅游岛”重要指示,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我们结合区内资源禀赋,注重保护海岛田园风光和山水原生态,推动平潭旅游多元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坛南湾大酒店、平潭国际演艺中心等重要会展场馆建设,实施坛南湾等五大主要景区扩容提标工程,将军山、仙人井、石牌洋等主要景区连接线、旅游集散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已建成或正在抓紧推进。实施特色旅游培育工程。引进杨丽萍团队打造《平潭映象》大型舞台剧,吸引“爸爸去哪儿”来平潭拍摄,建设《邓丽君》影视基地;按“一村一品、一村一景”重点打造足球小镇、甜蜜小镇、红双喜小镇、音乐艺术小镇及文创村、咖啡村、海钓村、茶艺村、风韵古村等一批特色风情小镇和民俗文化村,成功推出“海洋杯”国际自行车赛、沙滩排球赛、风筝冲浪等系列活动。实施旅游宣传推介工程。持续加大平潭旅游宣传推介,精心策划旅游旺季升温百日行动,重点推出平潭蓝国际啤酒节等十项精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清新福建·平潭蓝”旅游品牌影响力。近年来,到平潭岛的游客人数保持高速增长,从2009年的31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290万人次,年均增长35%以上,旅游积聚的人气和效益持续提升。
作为全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我们要主动对标国际视野和一流标准,紧紧抓住消费时代提档转型的关键期,发现培育旅游新业态新亮点,用特色化加速精品化、国际化。突出“现代化+原生态”的建设理念。划定生态控制、海岸控制和传统石头厝保护“三条红线”,建设好地下管廊示范城市,积极创建国家海绵城市,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海湾沙滩、河湖湿地,打造显山露水、增绿添彩“全域生态”空间。突出石头厝、沙滩和岸线资源保护。弘扬独具特色的石头厝传统文化,开展摸查、分类、建档、收储,制定专项规划和管理保护办法,同时,组织专门力量加强沙滩和岸线资源保护。突出旅游基础设施补短板。重点补齐景区交通设施、景区配套设施、景区接待设施等三个短板,建成一批国际标准的高端旅游酒店,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突出特色旅游品牌的培育。发展以海蚀地貌等为特色的海洋旅游、以民俗风情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以休闲运动等为特色的体育旅游,重点是打造滨海休闲、海钓、潜水等旅游项目,积极发展帆船、赛艇、摩托艇、潜水、滑水等海上健身休闲项目。
美丽的坛南湾 念望舒 摄
四、坚持深化改革,持续增强开放开发的动力和活力
作为全国唯一的综合实验区、第二批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始终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紧紧围绕习总书记“实验区是全国独创,要继续探索”和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重要指示,不断探索、着力创新,累计推出126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55项,投资体制改革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8个“最佳实践”案例。探索更加便利的通关模式。实行“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新型监管政策,全国首创“先验放、后报关”“两岸直航客带货”“对台海运快件试点”“简化CEPA、ECFA项原产地证书提交需求”等便利化措施,积极推进两岸关检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推行关检“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探索更加便捷的商事登记制度。全国首推“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照一码、一章审批、印章即刻、当日办结”商事主体登记综合服务模式,将商事主体的设立登记审批时限压缩到3小时以内,成为平潭自贸片区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改革措施;全国首创联络地址登记制,无需经营场所也可办理注册手续。探索更加开放的金融服务机制。跨境人民币反向贷款已突破351.57亿元,境外借款、外债比例自律、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业务快速增长;与台湾的同业往来账户、闽台银团贷款、两岸跨境直贷、新台币特许兑换机构等业务为台企台胞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探索更加高效的管理体制。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与县委县政府、自贸片区管委会“五合一”运作,减少了层级、提升了效率,得到中央编办充分肯定;推行“三减二化一提升”,即“减少前置条件、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办理时限,模块化、标准化,提升行政效率”,运转效率普遍提升30%~60%。
发展未有穷期,改革永不止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进展、不断突破。以智慧岛建设为突破口,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智慧岛建设为抓手,打破现有部门分割模式,打造全社会信用体系,统一归集信用信息,构建全岛、全领域、全覆盖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模式,做到社会管理精准。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探索自由岛建设。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依托,借鉴国际自由港建设经验,探索自由岛建设,推动投资自由、贸易自由、人员往来自由、航运自由、金融部分自由等“五大自由”。以建设“单一窗口”为核心,推进通关机制创新集成。以培育新型业态为支撑,做优特色功能平台。重点发展台海快件、跨境电商、进口台湾冰鲜水产品、台湾带土种苗、花卉等植物繁殖材料等两岸特色贸易业态,拓展“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平台,加强与金砖国家、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通关、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方面合作。
金井湾新区 念望舒 摄
五、坚持民生优先,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实验区成立之前,平潭是福州的一个贫困县,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差、欠账多。实验区成立后,我们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支出207.62亿元,是之前十年总和的3倍,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水平实现了大跨越。落实政策惠民。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5.2%,新农合参合率达97.8%,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70%,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达3960元,跃居全省最高水平。优化服务利民。持续优化教育、医疗服务,在全省率先实施12年免费教育,完成16个标准化学校项目建设,福建师大平潭附中、省属三甲平潭协和医院等一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投入或即将投入使用。办好实事为民。坚持每年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实施防护林带和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绿化率分别提高到35.8%、35.6%),城乡卫生、市场环境、交通秩序整治有力有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群众居住、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
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要求,认真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力争民生保障主要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部分重点公共服务指标达到台湾平均水平。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实施一批补短板工程包,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撤点并校,推动协和医院与区级公立医院建立区域医疗服务技术、医疗服务协作、医疗服务信息“三大平台”,下大力气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实效。坚持用绣花的功夫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将扶贫工作和美丽乡村、国际旅游岛建设相结合,力争2018年前全区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积极推进科技文体中心等一批重要文化场馆建设,积极承办各类国际性文体赛事,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丰富群众生活。
作为全国唯一的综合实验区,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和全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实“四个转变”,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加快开放开发,更好地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