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高新区内,配套完善的白云小区(安置房)新貌。 漳州高新区供图 持续实施“生态+”模式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补齐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到2020年,将重点解决交通拥堵、雨水洪涝、环境污染等问题,实施673个城乡民生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935亿元。 其中,漳州市要打造快速通达的城市路网,加快推进沿海大通道、厦漳同城大道、14条县际道路连接线等项目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改造一批交通堵点,持续推进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系统,有效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环境。 《决定》提出,要持续实施“生态+”模式,实施中心城区生态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建设“五湖四海”、“南山水岸”、“双百”绿化工程、内河整治等项目,进一步放大“生态+”效益。同时,还要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突出抓好水质、气质等薄弱领域的整改,确保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 精准发力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益纯 不久前,中共漳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为关注、最为迫切的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公共配套差等“四难一差”问题。 为什么补?补哪里?怎么补?奔着问题去解决,是补短板工作的关键所在。漳州市委市政府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从问题入手,以问题为着眼点,把问题作为补短板的靶心,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着手解决什么问题,做到思路清晰、科学分析、措施精准、推进有力,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补短板工作重点放在抓项目。对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漳州市把补短板具体化、项目化,列出清单、挂图作战、台账管理、按表跟踪。今明两年,漳州重点实施“十百千千”工程,即十大惠民特色工程包投资上百亿元、千个项目投资上千亿元,围绕教育、健康、养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强化项目带动,更好地扩大有效投资,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种新的民生诉求不断涌现。漳州顺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深入实施“政策不睡觉、落地见成效”活动,把各项政策用好用活,积极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民生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促进民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五湖四海”“南山水岸”“双百”绿化工程、内河整治等项目建设,更进一步促进生态与城建、产业、民生、文化、历史等融合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奔着问题去解决,向着实效去努力,用有限的资金做群众最急需解决的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让投资更有效,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建设富美新漳州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