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西院湖生态园 林良益 摄
东南网10月11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如飞 梁政)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8月24日,中共漳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目前,漳州市委将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公共配套差等“四难一差”民生短板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突破口。到2020年,漳州将实施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四个领域项目2538个,总投资2282.35亿元。其中,今明两年,将重点组织实施十大惠民特色工程包,即厦漳同城化建设工程包、“五湖四海”工程包、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等,力争今年内完成投资121亿元。
攻坚阶段性教育难题 提高教育供给质量
补齐教育短板。《决定》提出,到2020年,漳州将推进职业教育园区、异地新建漳州一中高中部等660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122.1亿元。
到2020年,漳州将新建、改扩建209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性质幼儿园学位约6万个,并逐步缩小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在收费、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提升学前教育覆盖面;实施“十百千万”优质小学教育资源“孵化”工程和初中“壮腰”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优质高中校创办分校或复办初中等办学模式,大力实施普通高中改造提升计划和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漳州还将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教集团,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去年10月,漳州市龙文区引进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率先在全市“试水”智慧养老,线上线下联动。 杨志慧 康丽红 摄
扩容医疗服务供给 打造高端医疗水平
补齐医疗短板。《决定》提出,到2020年,漳州将推进漳州市急救中心、漳州市古雷港区医院等130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116.15亿元。
其中,加快推进漳州市医院高新区院区、北大医疗漳州医院等一批项目建设,推动漳州市医院、中医院、正兴医院与国家、省级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到2020年,实现每千人常住人口医疗床位达到6张,新增医护人员8932人。同时,推进一批市、县级妇幼保健院、妇幼专科建设,解决妇幼专科床位缺乏问题,到2020年,每千人分娩量产科床位数达22张,每千人儿童儿科床位数达3张。
此外,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创新县域医疗联合体、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建设。到2020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100%双达标。
推进千个养老项目 打造“颐养之城”品牌
补齐养老短板。《决定》提出,到2020年,将推进市县两级社会福利中心、农村幸福院、乡镇敬老院、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等1075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09.1亿元。
在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力争到2020年,漳州城市社区每万人拥有养老服务设施700平方米以上,全市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70%。
同时,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共建,实现“养中有医”,到2020年,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比例达到30%以上;加快发展生态养老养生产业,将生态养老养生与休闲度假相结合,扩展旅居式、候鸟式等“养老+”市场,打造“花样漳州·颐养之城”品牌。
漳州高新区内,配套完善的白云小区(安置房)新貌。 漳州高新区供图
持续实施“生态+”模式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补齐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到2020年,将重点解决交通拥堵、雨水洪涝、环境污染等问题,实施673个城乡民生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935亿元。
其中,漳州市要打造快速通达的城市路网,加快推进沿海大通道、厦漳同城大道、14条县际道路连接线等项目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改造一批交通堵点,持续推进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系统,有效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环境。
《决定》提出,要持续实施“生态+”模式,实施中心城区生态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建设“五湖四海”、“南山水岸”、“双百”绿化工程、内河整治等项目,进一步放大“生态+”效益。同时,还要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突出抓好水质、气质等薄弱领域的整改,确保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
精准发力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益纯
不久前,中共漳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为关注、最为迫切的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公共配套差等“四难一差”问题。
为什么补?补哪里?怎么补?奔着问题去解决,是补短板工作的关键所在。漳州市委市政府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从问题入手,以问题为着眼点,把问题作为补短板的靶心,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着手解决什么问题,做到思路清晰、科学分析、措施精准、推进有力,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补短板工作重点放在抓项目。对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漳州市把补短板具体化、项目化,列出清单、挂图作战、台账管理、按表跟踪。今明两年,漳州重点实施“十百千千”工程,即十大惠民特色工程包投资上百亿元、千个项目投资上千亿元,围绕教育、健康、养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强化项目带动,更好地扩大有效投资,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种新的民生诉求不断涌现。漳州顺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深入实施“政策不睡觉、落地见成效”活动,把各项政策用好用活,积极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民生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促进民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五湖四海”“南山水岸”“双百”绿化工程、内河整治等项目建设,更进一步促进生态与城建、产业、民生、文化、历史等融合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奔着问题去解决,向着实效去努力,用有限的资金做群众最急需解决的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让投资更有效,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建设富美新漳州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漳州:三抓三比撸袖干 十项竞赛开新局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如飞 梁政
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年初以来,漳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在全市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这是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中心任务,立足富美新漳州建设实际,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漳州充分意识到,项目建设是根本所在,优美生态环境是载体支撑,良好营商环境是重要保障,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助力。通过开展“十项竞赛”,把各项任务具体化、项目化,落实落细落到位,确保完成发展目标任务。
——抓招商比项目投资。今年初以来,漳州市深化“一把手”抓招商机制,建立了县、区党政一把手招商考评机制,将一把手招商考评纳入市委市政府今年主要文件。同时,建立了月通报制度,要求各县、区“每月一报”党政一把手赴外招商情况,营造出大家比招商成效、晒项目成果的竞赛氛围。截至8月,全市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赴外小分队招商164场次,共签约“三维项目”256个,总投资1371.18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总投资任务;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9.5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抓生态比城乡环境。今年,漳州紧紧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之路,以由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湾湖、南湖和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组成的“五湖四海”项目和九龙江畔“百花齐放、百树成荫”绿化工程为抓手,推动各县、区努力实现“城中有林、城中有花、城中有湖”。截至今年8月,漳州全市共组织实施生态建设项目520个,计划投资378.5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66.57亿元,占计划投资的96.83%,超序时进度30.16个百分点。
——抓作风比营商环境。今年,漳州进一步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结合起来,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开展“追问题、解难题、促发展”。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强化在一线考察干部工作的暂行办法》《漳州市“抓作风比营商环境”问责暂行办法》等,不断把“抓作风比营商环境”引向深入,努力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8月6日,漳州荣膺“2017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的荣誉称号。
漳州市中医院获“国字号”荣誉
今年8月17日,漳州市中医院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福建省中医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漳州市领导希望医方抓住漳州市医疗卫生事业补短板的难得机遇,坚持继承创新,努力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为契机,探索院际合作、加快人才引进,提升专科水平,积极创建高水平中医院。以建设“名医名药名科”为载体,建设名中医馆,做强中医专科,重建制剂中心,充分发挥中医医院特色优势。以发展中医事业为使命担当,扶持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加强基层中医人才培训与技术推广,发挥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中的龙头作用。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更多体现“中医药元素”,抓好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设立医保服务站,推广微笑服务,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就医体验。
漳州三项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近日,2016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揭晓,漳州市龙溪轴承完成的“高端自润滑关节轴承研发及产业化”、漳州科华完成的“重大工程灾备电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及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完成的“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次全切除治疗脊柱伤病的临床研究”共3项成果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占全省16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8.75%,创历史新高。此外,还有15项成果分获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二、三等奖。
近年来,漳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每年安排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近三年来,市本级立项支持科技计划项目75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4项,资助经费1599万元;兑现“科技十二条”“创新驱动七条”等奖励资金共计3539万元,惠及198家企业;组织确认企业研究开发项目895项,涉及研发经费投入加计扣除额超过12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近10亿元。目前,漳州市已建成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3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4个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2个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
漳州荣膺“2017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称号
8月6日,“2017中国区域投资营商环境榜”榜单揭晓,漳州荣膺“2017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的荣誉称号。
近年来, 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在建设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舒适安全的宜居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自由便利的开放环境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来漳投资兴业。特别是今年初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以“三抓三比、十项竞赛”为抓手,按照“抓作风比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追问题、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