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四个“扶贫日”云霄见闻
东南网10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王一雄)10月17日,全国第四个扶贫日,云霄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精准扶贫宣传标语,身穿白大褂、肩挎出诊箱的医生在贫困乡村开展义诊活动,金秋助学、扶贫慰问活动接踵而至……热火朝天的扶贫场面,是云霄开展“七个一”脱贫日系列活动的缩影,“七个一”即一条宣传标语、一支社会扶贫志愿队新成立、一场医疗义诊、一场扶贫志愿队集体进村入户慰问活动、一次“走进乌山革命老区扶贫济困助残送温暖”公益活动、一场扶贫助学金发放仪式、一次社会扶贫电视宣传。
10月17日,云霄酒类收藏协会深入和平乡开展扶贫慰问活动
结对帮扶 多方协作“一对一”帮扶
除了千名干部挂钩贫困户,云霄还积极搭建方便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平台,成立七支扶贫志愿队,集结在脱贫一线,对接5个乡镇20个村,挂钩116户贫困户,共同演绎出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合唱”。
10月17日,县委书记王金狮带头执行“扶贫工作日”制度,到和平乡东方村庙后自然村对挂钩的吴石步、吴石成、陈坤铁开展慰问帮扶工作,为贫困户吴石步送来了3000元生产资金,帮助他解决金枣种植缺资金、肥料的难题。“这笔钱真是及时雨,政府对我们太好了,去年暑假,王书记还帮我女儿申请了助学金,还帮我申请了大病医疗补贴。”吴石步说。
刚送走王书记,吴石步又迎来了酒类收藏协会会长陈健朝。陈健朝亲切地喊了一声“老哥”,这一声问候暖到吴石步的心坎里。酒协扶贫志愿队为他送去了粮、油等慰问品,并与他面对面交流,认真了解他的家庭状况,鼓励他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早日脱贫致富。
在扶贫的大舞台上,政府既要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还要凝聚社会力量,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除了酒协,其他六支扶贫志愿队也齐出动,一路风雨偕行,他们无畏山路泥泞,无惧山陡道滑,一一拜访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品,总价值共计3万余元,并帮助穷亲们摸底子、换脑子、搭梯子、引路子,将希望种子植入贫困群众的心田。
10月17日,县卫计局组织下乡义诊活动
助学义诊 解决低收入户燃眉之急
“看病难”问题这根敏感的社会神经,一直牵动着千家万户。10月16日到17日,云霄县卫计局组织县医院、县中医院和火田、马铺、下河等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组成健康扶贫义诊小分队,在岳坑、枧河、车圩等乡村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县医院、县中医院选派了内科、外科、骨科、中医科、妇科等专家组成医疗服务团队,为贫困村村民开展内容丰富的义诊服务。
义诊活动现场火热而有序,前来咨询的村民络绎不绝。义诊中,针对村民提出的常见病、慢性病等问题,医务工作人员耐心答疑解惑,并免费为他们测量血压、检测血糖、视力等,做初步诊断,根据病情提出合理治疗方案。同时,医务工作人员还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医务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耐心细致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赞誉。“这种活动很方便,在家门口就能检查身体和健康就医,真好!”村民朱灿彬发自肺腑地说。
此次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共发放健康教育各类宣传资料5000多份,义诊咨询500多人,免费测量血糖300多人。医生下村巡诊就像一把金钥匙,捅开了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村民的床边炕头、村口路边、田间地头都成了医生的诊所,下乡巡诊形成了定点巡诊、床头问诊、地边看诊、招手即诊、路边随诊的诊疗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温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每到金秋,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活动蔚然成风,教育基金会、金秋助学工程、企业助学活动此起彼伏。贫困学子圆梦上学而绽放的笑脸,成为最美的一道风景。10月17日,县扶贫办、县教育局对32名考上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发放助学金11.5万元。
“这笔钱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毕业后好好工作报答社会。”领到助学金的贫困生何淑峰激动地说。何淑峰家住马铺乡湖洋村,今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福州大学,但因家境贫穷,一度想放弃学业,最后在政府、社会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
宣传到位 扶贫政策深入人心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更需要凝聚共识与聚合力量。云霄立足自身实际,注重媒体宣传强化网络正面引导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千名干部结对子 进家入户帮脱贫”活动,对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宣传成效,确保有声音,有亮点,使扶贫宣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大早,东厦镇党委副书记吴燕钦就来到东厦镇船场村贫困户方添喜的家里,了解他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并现场给大家讲解“扶贫宝”、小额信贷、“造福工程”异地搬迁补助标准等扶贫优惠政策,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项项政策的解读,把脱贫的动力注入贫困群众的胸中。“建房、看病、创业都有补助啊!”方添喜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此外,云霄县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由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开发区)、各建制村分头负责在电子显示屏上播放或悬挂“10·17”扶贫日的宣传标语,充分展示全县扶贫开发成就,分享扶贫创新成果。由云霄电视台组织、策划、制作关于精准扶贫的专题宣传报道,着力展示去年以来云霄社会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举措和成效,进一步扩大扶贫开发宣传声势和影响,奏响精准扶贫最强音。
小小杨桃变身致富果
福建日报记者 黄枫 通讯员 王一雄 摄影报道
杨桃岛上,随处可见“杨桃”元素。
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是省级扶贫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258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在下河村实施产业扶贫,构建新型杨桃产业经营体系,大力扶持杨桃种植业,加快发展杨桃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目前,全村杨桃种植面积6500亩,年产量2.6万吨,总产值1.2亿多元;从事杨桃产业的农户近900户,占总户数的87%。去年,该村贫困人口已实现脱贫133人,今年拟脱贫95人,并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下河村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注重培育龙头,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截至目前,全村共成立富达、和丰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吸收入社农户748户。
村民正忙着包装杨桃。
此外,该村还着力在提升品牌上下功夫,对外统一以“下河杨桃”打响品牌。目前,下河村已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下河杨桃”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下河村在壮大经营主体过程中,为帮扶贫困户专门成立了雨润合作社,将全村74户贫困户全部纳入。种植杨桃的贫困户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由合作社包购包销,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培训。
该村还积极打造以杨桃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建设杨桃主题公园、杨桃岛,定期举办杨桃采摘季、杨桃美食节、杨桃王评选等活动。去年以来,有52户贫困户通过乡村旅游业实现增收,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浦城高门村:产业之“花”助力摘穷帽
福建日报记者 吴恩儿 通讯员 吴勇君 袁野
浦城县官路乡高门村村民在采收竹荪。
村道两旁翠竹摇曳,稻谷飘香;进入村庄,新楼矗立,村容整洁——这里是浦城县官路乡高门村。
“这几年村里变化真的很大,以前产业没有,房前屋后都是泥巴路,日子过得紧巴巴。”村民张彩秀说。
高门村是市级贫困村,2012年村委换届后,在新一届村委引领下,强基础,兴产业,村民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产业兴,才能村民富。浦城薏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畅销市场,其中又以官路乡出产的薏米品质更佳。“种植薏米是高门村的传统优势产业,并大多可用山垅田种,我们要把它持续做强。”村支书胡裕忠说,今年村里种植的薏米有400多亩,每亩增收1500元左右。为确保村民增收,除了让村民加入乡里的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外,村里还引进公司,与村民签订收购保护价,确保销路不愁。
“真感谢现在的政策好,把路开到竹山脚下。以前,就是看着竹子在山上烂,也没法运下山卖。”村民周金龙说。高门村有竹山5000多亩,毛竹销售是村民的一项重要收入。周金龙的竹山又高又远,以前没有机耕道,砍下来的竹子卖了都不够人工费,真是山中有“钱”拿不来用。为此,该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开通竹山机耕道,竹子下山成本大幅减少,每吨竹子可增收300元左右。去年,周金龙卖了80多吨毛竹,增加收入2万余元。
浦城县官路乡高门村村民在采收竹荪。
“如今,村里90%竹山都开通了机耕道。”胡裕忠说。
“我今年在竹荪种植基地里做工,此外我还种了3亩薏米和2亩水稻,生活越来越好。”贫困户徐兆兴说。
为了尽快改变高门村的贫穷面貌,村支书胡裕忠今年初投资15万元,带头流转了180余亩农田,其中28亩引种竹荪,另外150多亩采用轮作方式,头季种植水稻,等水稻收割后,他又引进福建省亚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大球盖菇种植。
胡裕忠说,现在村里已形成毛竹、薏米、百香果、竹荪、大球盖菇等多个产业齐头并进态势,可以说是多业开花,村民每天都忙着在田间、果园和基地里,打牌、赌博以及游手好闲的人也不见了。
“现在全村21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4人,除了两三个年纪大实在没劳动能力的,全都在基地、果园做事,今年都将脱贫。”胡裕忠说,2012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去年人均收入达1.2万多元。今年5月该村受县里表彰,获得“2016年度扶贫工作先进村”的荣誉称号,2017年也将彻底摘掉贫困村的“穷帽”。
“明年我们还将积极争取美丽乡村的项目,准备把高门村建得更美好。”胡裕忠说。
泰宁崇际村:借力景区激活内动力
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通讯员 邱灿旺
游客在漂游上青溪
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是个美丽山村,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楼房坐落在青山之中,碧溪从村边蜿蜒流过,宽阔的广场、整洁的道路掩映在绿树红花中。
村主任李加良说,这里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上清溪景区上码头。以前,村民只能靠种山垅田为生,崇际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自发展旅游以来,崇际村做足“亲水养生、民俗美食、写生创作”文章,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新农村。2015年、2016年,崇际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生态村、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每天清晨,李冬玉都要带上工具,打扫景区道路。
对于这份工作,李冬玉非常珍惜。她有轻度残疾,不能干重体力活,丈夫又患有癫痫,家庭贫困,被列入省定贫困户。“多亏村里把我介绍到景区工作,老公也被安排做村里文化广场的卫生保洁和河道巡查工作,加上家里的农活,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李冬玉说。
据悉,村委会将村民组织起来,建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协调景区公司,要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合作社里的贫困户。目前,村民在景区当管理人员、排工、卫生保洁员的有200多人,占景区一线服务人员的40%。
“此外,还有8位崇际村民购置运排车辆,从事竹筏装运工作。景区所有竹筏均由崇际村民制作,优先采购使用本地材料,4位村民长期从事竹筏制作。”李加良说。同时,村里还引导村民开展上青桥灯表演、擂茶体验等活动项目,促进增收。
游客在体验磨豆浆
近年来,该村通过推荐就业、申请救助、低保兜底等方式帮扶贫困户53户140人,现已脱贫37户94人。
由于撤点并校,崇际村小学已荒废多年。为了盘活资产,村里引进雨雾半山养生山庄有限公司,利用废旧校舍,修建山庄,种植美国马斯卡丁葡萄、蓝莓、桑葚等水果20余亩。
2015年,乡里投资500多万元,建设400多米生态护岸,将河道变成崇际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这段河道被中泰旅游社承租,每年给村集体增收2万元。
除了盘活旧房和水资源,崇际村还将向上争取的100万元扶贫资金全部注入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开发经营上青民俗馆和上青游浆豆腐大排档等项目,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
“今年前8个月,已接待游客2万人次,收入70万元,但由于场地不足,还有很多游客没有办法接待。”面对自家豆腐坊火爆的生意,陈小辉又高兴又有点遗憾。
看到家门口络绎不绝的游客,陈小辉动了心思:“自己有做游浆豆腐的手艺,开个豆腐坊卖各种豆腐美食,肯定受游客欢迎。”据介绍,用当地游浆古法工艺制作豆腐,既不用石膏也不用盐卤,制作的豆腐香嫩可口。
2015年2月,在乡政府的支持下,陈小辉的豆腐坊开业了。现在豆腐坊年营业额达到100万元,雇佣当地村民13人。
上青乡党委书记廖芳求说,今年乡里依托上清游浆豆腐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上青游浆豆腐食品,推出上青特色“豆腐宴”。同时,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引导农户种植大豆、养殖泥鳅等。“依托游浆豆腐做足文章,让村民变成股东,增加了闲置土地租金收入,解决劳动力就业50多人。”
除了做大“吃”产业,“住”产业也成为村民致富的另一来源。
借着县里打造“全域化写生基地”的东风,崇际村引导9户农户发展具有“杉阳明韵”风格的民宿群,按照“绿野乡居”特色民宿标准发展民宿45间,床位180个,邀请高校师生、摄影家等来崇际村写生、采风。
“目前,已对接高校20余所,挂牌高校9所,实际解决6户贫困户就业问题,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李加良说。
据悉,2012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仅7800多元,去年已超过1.2万元。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正大步奔向小康。
蕉城西林村:特色农业撑起钱袋子
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郑雨桐
西林村村民眼中的致富百香果。 庄严 郑雨桐 文/图
秋日时节,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西林村水清天蓝,花果的清香与乡村古厝味道融为一体,让整个村落清亮恬静。
如今的景象,让人很难想到曾经的西林村。西林畲族村位于蕉城区东北部,人口275户985人,是蕉城区第四批扶贫重点村。
过去,西林村连一个像样的产业都没有。村民主要种一些水稻、芋头、蔬菜等,仅能勉强维持生计。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状态,2010年,西林村委前往平和县等地考察时,发现了红肉蜜柚品种,决定将这一优质农产品引回村里。
当时的老村干彭亮主动带头,开荒了200亩地,带领12户村民合作成立红肉蜜柚专业合作社。如今,红肉蜜柚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能达到100万元。
西林村还不断拓展产业发展模式,对接了欣然家庭生态农场。该农场针对如今市民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为顾客打造“家庭农场”,帮助种植绿色农作物并配送至家中。
“西林村的生态条件优良、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发展这种模式。”农场负责人林张宝说。如今,农场为30多户顾客配送农产品,年产值近20万元。
2016年,通过特色农业带动,西林村实现人均纯收入1.25万元。
西林村积极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2016年,西林村共有14户贫困户,通过引导他们种植草莓、脐橙等,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16年底,西林村实现脱贫13户。
贫困户陈星玉今年60岁,患有腰椎病,干不了重活,生活贫困。2014年,村里把他列为精准扶贫户,对接到合作社中做些除草、整地等轻松的活,一天工资150元。2016年年底,陈星玉实现脱贫。
“虽然才刚刚起步,但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贫困户雷学生在父亲过世后,郁郁寡欢,又没有积蓄,也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今年,他在镇里的帮助下,获得了扶贫贴息贷款,开垦了3亩地种植草莓,生活状况逐渐转好。
产业发展了,可是村里的基础条件还相当滞后。西林村借助“造福工程”“美丽乡村”等政策的春风,大力推进村容村貌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40多岁的兰慈育,原本住在西林村东坑自然村。东坑村虽然距离主村不算远,但是交通很不便利,村民出行比较困难,更别提发展产业了。
“原先住的老房子,又暗又潮,一到下雨天就四处漏雨。”兰慈育说起自己原先的居住条件,一阵感慨。
2015年,西林村将东坑自然村的7户贫困户纳入“造福工程”补助对象,每户每人获得3000元补助,像兰慈育这样的少数民族群众还可获得额外的1000元补助。兰慈育利用补助款,在主村周边盖起了一幢二层小楼房。
2016年12月,考虑到东坑村村民的出行问题,西林村委又通过申请为民办实事“一事一议”项目,投入25万元,完成东坑自然村桥面拓宽工程,解决400多人出行难问题。
西林村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完成村内环境整治、排污改造、墙面改造、路灯改造工程以及村庄绿化、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宜业宜居的生活环境。
如今,蕉城乡村旅游如火如荼。蕉城区按照“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的总体思路,创新“旅游+”模式,盘活带动特色村镇、美丽乡村、传统村落、民居民宿等,建设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在这种大环境下,西林村委又琢磨着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清新的生态环境以及畲村等特色资源,开辟采摘游、亲子游、农家乐等多种休闲观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