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的小坪寨成了摄影热点。 赖泽樟摄 大咖助推走得快 10月31日,永泰县政府与北京巅峰文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嵩口古镇保护性开发框架协议》,计划投资30亿元,通过5年建设,助推永泰嵩口提速发展。 嵩口古镇保护与开发已见成效。今年国庆假期,嵩口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很热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听伬唱、游鹤形路、看纸狮表演、品“存取时光”,享受旅游休闲古镇的慢生活,品味当地独特的社会形态和自然生态。 嵩口古镇旅游业的兴旺,是永泰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彰显“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的建设模式。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注重“新”“旧”结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活化原貌古韵。通过修旧如旧、新旧融合,披上“自然衣”;通过挖掘文化、恢复习俗,传承“传统魂”;通过内部改造、创新经营,接轨“现代骨”。 曾任嵩口镇书记、现任县政协副主席的张培奋,亲历了嵩口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建设的过程。他总结其成功的做法有三点: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用中医针灸疗法,进行节点改造;保留活络原住民,吸引年轻人回归创业,共建共享;引资引智,吸引大咖助力古镇经济和文化的复兴,学术大咖、投资大咖、文艺大咖、经营大咖等在古镇活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兼任永泰县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后,张培奋带着两三个人,考察了100多个村落、200多个庄寨,积累了大量资料。他经常跑北京,进高校,攀名人,借力借智,邀请国内知名团队规划乡村建设。 2016年3月底,成功举办永泰庄寨历史文化遗产研讨会,邀请22个来自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为永泰庄寨把脉定位,确定是中国防御民居建筑的奇葩,有申报世遗的潜质。成立永泰庄寨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中国文史馆研究员安家瑶为主任委员,为永泰发展出谋划策,做顶层设计。 永泰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中国美院、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各类学术研究,创建大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借助高校的力量壮大乡建队伍。 “永泰有很好的资源,招商引资也不难,最缺乏的是运作推手。”张培奋说,他们积极创新机制,创立乡村复兴基金会,搭建企业、个人和基金会捐资的平台。同时,积极引进墟里小熊等著名大咖,创办民宿、运营乡村;设立范迪安论坛、范迪安工作室,利用名人效应,迅速激活乡村。 村民参与走得好 1000多年前,一支黄姓族人迁入位于永泰县北部的白云乡白云村。白云乡人杰地灵,人文气息浓厚,出现过进士、举人30多人。白云乡的先民以耕求生存,以读谋发展。“耕者十之六,读者十之四”“农忙时,读者亦耕;农闲时,耕者亦读”,耕读相辅相成,形成“耕读勤俭家风”。 在永泰白云乡的西南部,有一处被群峦和梯田怀抱的庄寨群——竹头寨,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走入竹头寨,细心的人会发现,寨中天井四周檐内均安有卷帘轴。这是因为当时正厅、门厅、两旁书院院廊上遍布楹联、字画,为避免楹联字画被风吹日晒,主人特地悬挂卷帘,细心保护。至今,竹头寨内楹联仍存32对,其中有副对联写道:“世间好事忠与孝,天下两图读与耕。” 经历百年风雨,古寨破败,面目已不同往昔。竹头寨分为上寨、中寨和下寨,上寨破落得只剩门楼,下寨保存尚好。为了不让竹头寨继续衰败,政府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出谋划策,各方面也都闻风而动。 80多岁的黄修朗,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白云乡历史文化的研究,现任白云乡博物馆馆长。他满怀深情地讲解白云历史和风云人物,抑扬顿挫地朗读白云籍的文人墨客填写的诗词,常常加班加点为县乡政府部门提供历史资料。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白云的历史文化广为传播,让白云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作为明年举办“中国乡村复兴·永泰庄寨峰会”的主会场之一,竹头寨保护与建设进入倒计时。今年国庆前几天,正是秋收繁忙时,可38个青壮年村民毅然放下农活,全面清理打扫卫生,为乡建队伍进驻做准备。 为了尽快拆除非古建筑物,黄以淼、徐寅生等乡贤放下自己的生意,回村里做动员工作。 “再不修,过几年竹头寨就要倒了”,这句话最能打动村民的心。看到竹头寨日渐破损,黄以淼急在心头,他持续六年在正月初三回乡,每次都在竹头寨内召集宗亲聚会,筹资修复竹头寨。他自己带头出资修村路。他希望竹头寨整修好后,很多已经互不认识的黄家后生,能重聚在竹头寨中,感受竹头寨文化,互叙亲情。 如今,竹头寨人豪情满怀地投身古村落、古庄寨保护、开发、利用,或出资,或出力,或让地,或献策。通过清理历史的尘埃,梳理祖宗的遗产,盘点祖先的文书,发掘祖先的智慧灵光,以感恩崇敬之心,用实际有效行动,重现庄寨文化精华之辉煌,带动周边民宿等业态的发展,实现乡村旅游破题。 |
相关阅读:
- [ 10-31]连城培田古村落“秋收”培训导游保安后上岗
- [ 10-20]短视频讲述福建故事:助村让古村落走出历史深处
- [ 10-18]永泰县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结硕果
- [ 10-09]【喜迎十九大 记录新福建】助村,让古村落走出历史深处
- [ 09-18]【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评论:古村落保护需要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