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晋江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 “以身相许”刷爆朋友圈

2017-11-26 08:05: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为民创城 值得托付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姚煜娟)“遇上这座城,你就托付终身吧!”17日,当晋江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消息传来,众多“以身相许”的微信和留言连日刷爆朋友圈。

与此同时,晋江还有4个文明单位受到表彰,分别是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中国建设银行晋江分行、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得“全国文明校园”的晋江市养正中学,以及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的深沪镇运伙村。到目前,晋江共有6个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文明校园,3个文明村镇。文明风尚,已润泽城乡,融入群众生活。

表里同创,城市品质大提升

“晋江变美了,变绿了,变得更加高大上了。”无论是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还是多年前来过晋江的人,对于这座经济重镇近年的面貌改变,无不赞叹。

机场、动车站、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见缝插绿、15座公园遍布市区、水域综合治理实现“两个60%”,生态环境大幅优化,经济强市同时摘得“国家生态市”……创城过程中,晋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不断刷新,颜值越来越高。

不仅做强“面子”,更要做优“里子”。多年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程上,晋江探索出一整套长效精细的管理制度体系:率先把治安巡逻队配到村一级,“两抢”案件大幅下降;率先推行“居住证”制度,110万外来创业务工人员享受30项市民待遇;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多项创新,让晋江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晋江市委文明办等部门制定专门的考评文件,对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考评其创城职能的履行情况;对街道及各镇,主要考评其辖区环境卫生、市容管理、农贸市场“三项秩序”和道德建设、学校周边、文体设施“三个要件”,考评结果定期通报公布。此外,将把约谈与效能问责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有奖有罚和正反双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有力地促进了文明创建常态化。

为民而创,群众更有幸福感

“晋江始终把‘为民创城’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创城行动中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说。

5.5万个高清视频监控探头、采集标注社会类视频监控探头12万余个……晋江城乡布下治安管控的“天罗地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为倡导绿色出行,晋江先后投放6000辆城市公共自行车,增设28公里自行车道。构建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既提高了公交出行率,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大力实施“大美晋江”惠民舞台工程,举办“悦读节”“国学讲堂”等活动,推出“惠及万家”文体惠民卡和24小时城市书房,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用文化做强城市品质,让城市越来越有内涵。

推进一批美丽乡村建设,新建32个养老机构;引进树兰医疗、拔萃双语等一批国际化高端医疗、教育配套;新建改造了一批体育场馆,市民休闲健身有更多去处……

晋江,正成为一座“让本地人留恋,让外地人向往”的创新品质之城。

全民共创,文明新风入人心

磁灶镇前尾村,一个拥有3300多人口的村子。近3年,群众把从红白喜事中节省出来上千万元捐给村里发展乡村公益。铺了水泥路,新建了小学校,成立了敬老院,建起了运动场,组建了环卫队……去年前尾村获评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简办红白喜事做公益,已在晋江蔚然成风。近年来,晋江市因势利导,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全市392个村(社区)全面推行新村规民约,向俭向德向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每年丧事简办节约资金超2亿元。晋江市慈善总会成立至今收到善款31.4亿元,其中一半来自婚丧简办的节余。

晋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惠玲介绍说,近年来,晋江通过城乡互动、全民参与,大力培育文明风尚,一批批道德模范不断涌现。全市已经连续六届评选“十佳美丽晋江人”,其中15人评上了“福建好人”,18人上了“中国好人榜”。

王淑贞阿姨是奥林春天小区居家养老站负责人,她带领老人们自发成立了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4年多来,服务队义务巡查小区,风雨无阻。对于变化,王淑贞有感而发:“现在,越来越多的业主主动参与到文明小区的创建中来。如今,小区里各种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