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拍电影,我们是带着使命感的

2018-01-18 08:40: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这部定位为文教商业片的家庭伦理电影,基于真实案例改编创作而成,探讨解决情感婚姻和原生家庭教育问题。

16日,由中国和新加坡合拍的电影《离婚十小时》,在厦门举行了发布会和开机仪式。这部定位为文教商业片的家庭伦理电影,基于真实案例改编创作而成,探讨解决情感婚姻和原生家庭教育问题。影片出品人兼编剧慧汝女士说——

东南网1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文 本网记者 李霖/图)

 
16日,主创人员在发布会上推介电影,并回答记者提问。

跨界“触电” 探讨生命价值教育

相比于“出品人兼编剧”,慧汝更喜欢“生命价值文化践行者”这个身份。1996年,她从福建前往新加坡留学深造,之后被聘为教师留在当地工作生活,五年后又受任教学校委派,成了为中国学生提供留学服务的“探路者”。

环境变化与文化冲突,暴露了不少留学生原生家庭的教育问题,也引起慧汝的反思。由此,她聚焦生命价值教育课题,并糅合探索思考,写成《为了生命的尊严》一书,先后在马来西亚、中国和新加坡出版,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旅居新加坡,但慧汝与家乡的联系一直很紧密:早在十年前,她就开始受邀到厦门等地开办生命价值教育的讲座。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一个念头:根据发生在周围的现实个案,着眼于情感婚姻与原生家庭教育问题,创作剧本并拍摄电影。

“我在飞机上花了四个小时写出大纲,但用了五年时间创作和修改剧本。”慧汝说,《离婚十小时》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对因工作被迫分居在厦门和新加坡两地的夫妻,面对异地、文化、价值观等问题而产生摩擦,两人婚姻濒临破裂,最终通过自我生命价值的回味和自省实现和解。取材于真实故事,也是促成中新合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于书籍、讲座,电影的受众更广。”慧汝说,尤其是电影限定十小时的时空关系,用蒙太奇时空交叉等手法展现戏剧性冲突,也能更好地表现家庭关系症结的破解,直至“爱的重建”。

如今,电影市场的主流是商业娱乐片。《离婚十小时》定位为文教商业片,关注现实题材,显得“吃力不讨好”。“如果说对票房没有期待,也不太可信,但我希望把社会公益性放在第一位。”慧汝说,整个团队是带着一种使命感拍摄这部电影,剧组上下将全力以赴,至于结果,“顺其自然就好”。

拍“离婚戏” 没有吵架镜头

新加坡电影长期关注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凭借深耕家庭题材的鲜明特色,在亚洲影视圈独树一帜。从《小孩不笨》到《爸妈不在家》,这些家庭题材影片均风靡一时。

这也是中新合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离婚十小时》作为着眼于情感婚姻和原生家庭教育的伦理电影,延续了传统。”慧汝说,故而此次也请来了新加坡国家级著名导演区玉盛执导。

尽管淡出新加坡影视圈已长达十几年,但提起区玉盛这个名字,仍是广大观众心目中分量十足的“大咖”。历数过往由他负责策划和监制拍摄的多部热播剧,无论早期的《雾锁南洋》《晚来风急》,还是《和平的代价》《神雕侠侣》等,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也曾捧红了李铭顺、范文芳等明星。

此次回归,区玉盛直言,只因这部电影视角独特、意涵深刻。“和我之前所有执导的影视项目有所不同,这部电影更加在意能否起到正面影响观众的作用。”他说,希望这部有使命感、有正面社会意义的电影,能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目标与方向,并对现实处境产生积极的回应,“就像电影里的角色一样”。

这是区玉盛首次操刀执导电影,毕竟不同于电视剧,他深知跨界的难度。不过,他也认为,两者虽然在节奏、风格上有所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用心,就能弥合差距,拍出有品质的作品。

“我们拍的是‘离婚戏’,不过,整部片子里甚至都不会出现吵架镜头。”区玉盛说,绝不以“苦情戏”博观众同情,但同样能利用镜头语言,做到“让观众看出家庭存在问题”,并且“不单呈现家庭问题,还会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让观众透过一个家庭看到整个社会”。

《离婚十小时》预计将在狗年春节前后完成在厦门的拍摄,随后转场新加坡,计划于今年夏季上映。“如果上映后能降低一点点离婚率,那我们就成功了。”区玉盛说。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