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全省各设区市人大工作亮点回放
2018-01-25 09:28: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
分享到:
|
三明:剑指扬尘治理 张丽琼 2018年1月1日,《三明市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管理办法对职能部门、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职责,施工扬尘防治规定、投诉举报、系统建立、违法处罚和责任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让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有法可依,有力促进了文明施工,提升了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办法的出台是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强力推进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三明市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群众反映强烈。2016年底,三明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在9个设区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位。这些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2017年初,在三明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何光桂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大市区弃土场和渣土运输管理的建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将该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同时,将监督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工作列为2017年监督工作重点。 2017年2月,三明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了三明市政府关于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报告,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决定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重点、职责和主要举措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要求三明市政府在2017年制定并实施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规章,2018年全市要建立防治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综合体系、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状况明显改善。 决定通过之后,三明市政府落实得如何?2017年7月,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决定贯彻落实情况调研,先后深入梅列区、三元区实地察看了新城财富广场、三明中梁壹号院、三明富力、恒大御府、三明南站等12个工程项目的扬尘污染防治情况。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调研组提出要严抓建设施工主体行为、严查渣土运输管理、严治房屋拆迁扬尘、加快渣土消纳场所建设等意见建议。2017年9月,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环保“一法一例”执法检查,在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询问会上,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进行跟踪问效。 三明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制定出台了《三明市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办法》,并着手起草《三明市建筑渣土砂石运输管理办法》。同时,在全市开展渣土运输密闭专项整治,计划在2018年春节前完成渣土车密闭改装工作;有序推进市区弃土场建设工作,已有3个弃土场投入使用;建立在线监控机制,要求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全部强制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和PM10、PM2.5环境侦测设备,将施工现场渣土、建筑材料运输和施工扬尘污染情况纳入“三明数字工地”平台实施监控。目前,全市在建项目和预拌砼企业共安装环境侦测设备123处,安装视频监控系统86处,全部接入“三明数字工地”平台。2017年8月-11月,三明全市6项污染物全部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8%。 南平: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余群 南平作为闽江之源和福建的生态屏障,有着独特优越的自然生态景观。但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如何实现市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他们对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环境的更高要求?南平市人大常委会顺应民意,将制定《南平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纳入年度重点立法项目,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保障民生工程来抓,结合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城市的契机,实行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精准发力,从酝酿到出台,历时4个月,于201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做足了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文章,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常委会决策紧密结合。南平市政府将《办法》草案文本在门户网站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南平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3轮带队到各县(市、区)调研,组织市县有关部门、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以及专家召开了12场座谈会,征集到意见建议400多条,对草案修改了25稿,汇集各方智慧,最终制定出台了该《办法》。 立法必须抓住重点、切中要害,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南平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市民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不好看、不安全、不卫生、不方便、不文明的市 容问题,在《办法》中明确了解决办法。如对市容定制标准,要求对房屋外墙定期“洗脸修面”;限制店面外溢、占道经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回收;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立规矩”,重罚高空、车窗抛物等危险行为。同时,《办法》厘清了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责边界,以“大综管”模式破解“碎片化”困局,实行重心下移,有效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关键问题。《办法》还明确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基本原则,确定网格化管理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三种治理途径,构建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建造一座“民有、民享、民治”的城市。 如今的南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街道整洁干净,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沿街立面美观大方,沿路经营的商贩不见了,百姓休闲娱乐的去处更多了。“有了这部法律,所有有碍市容环境的不文明行为都得到了遏制,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了。”南平市民吴先生高兴地说。 龙岩:探索县乡人大工作新实践 傅加斌 2017年底,连城县第四选区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及庙前镇十二届人大代表述职会在连城县庙前镇水北村召开,连城县人大代表罗金和、庙前镇镇人大代表江振珩向原选区选民代表汇报履职情况,接受提问。述职会还进行了民主测评。据了解,2017年12月,连城县17个乡镇都开展了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活动。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2017年以来,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勇于创新、着力提升,积极探索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闽西实践”。 2017年3月,新一届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履职伊始,就在上杭县才溪镇召开人大主席团工作座谈会,指导总结、创新发展才溪镇人大主席团“1479”工作法升级版,推进乡镇人大工作。同时,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选择9个乡镇作为乡镇人大主席团规范化建设试点,由龙岩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挂钩指导,以点带面,推进全市乡镇规范化建设。 2017年7月13日,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和全市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座谈会,总结经验,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并确定武平县人大作为全市先行先试示范县,支持其创出经验后向全市推广。 2017年9月上旬,龙岩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分成4个组,对各县(市、区)及部分乡镇就加强县乡人大规范化建设和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组每到一地,通过查阅文件、现场检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督查各地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的做法。 同时,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抓住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这一主线,创新活动载体,先后印发了《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意见》《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在全市人大代表中开展“三联一述”活动的通知》等。在“代表联系月”活动中,龙岩市各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联系代表和群众,5250名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参加活动,走访和联系各级代表和群众2万多人次,收集建议意见1257件。2017年,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在市级各媒体开展“代表履职进行时”宣传报道活动,每周刊播一期基层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答复方面,各县(市、区)建立由政府领导领办、常委会领导督办、责任委室跟踪落实的办理机制,有效提升建议办理实效。 宁德:为畲族文化保护提供法制保障 李向娟 在全国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区闽东,畲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然而,随着社会交流不断扩大,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交融碰撞,许多畲族的传统习俗与礼仪正逐渐走向消亡,畲族传统技艺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等困境。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畲族文化,迫在眉睫。 2017年,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畲族文化保护条例作为首部实体性地方立法项目,成立《条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及起草小组,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宁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敏就此多次作出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意见,带队深入畲族聚居区、民族中小学等开展调研,多方征求、听取畲族群众、专家对《条例》的意见建议。其间,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多次给予指导帮助。《条例》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畲族文化保护工作中的职责、畲族文化保护工作财政保障机制、畲族文化的具体保护措施和方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特别在畲族文化项目名录制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利于畲族传统文化的全方位保护。宁德市政府专门在2017年市本级预算中安排300万元作为畲族文化保护专项资金。 经过各方努力,宁德市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单个的、分散的项目保护提升到与其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凤冠银光》《山哈魂》等一批畲族歌舞获得各类奖项;“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歌会歌节等少数民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进一步打响;“畲族银饰”“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畲族服饰制作技艺”等生产性非遗项目开发力度加大,将宁德畲族文化成果进一步推向品牌化、精品化。 |
相关阅读:
- [ 01-11]三明市领导到大田调研乡镇人大工作
- [ 11-14]推进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暨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召开
- [ 10-12]邵武市人大主任熊贻荣深入昭阳街道调研指导人大工作
- [ 09-19]龙岩:探索县乡人大工作的“闽西实践”
- [ 09-06]切实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 省委调研检查组到我市调研检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