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触网”系列报道之十八
工人正在剪紫菜。 林华艺 摄 东南网2月6日讯(本网记者 陈惠华 张少伟)漳州东山岛有一个古老而富美的村子,坐落在山海之间。这里因紫菜而出名,东山岛80%的紫菜出自这里,是公认的“紫菜第一村”。她就是“紫菜之乡”——东山县西埔镇亲营村。 紫菜养殖户纷纷触网 凌晨4点,亲营村的村民们已经忙碌起来。在乡间的路上,数辆小拖车“突突”来回行驶,满载着刚出海打捞上来的头水紫菜。拿到紫菜网帘后,三五位农民熟练地进行剪割,家庭小作坊里的机器也轰鸣着运转起来,送进烤炉20分钟后,一片片香脆的紫菜干成品热乎乎地出炉了。 “这些都是被预订了的,马上要送走。”亲营村村支书潘坤生指着一堆已经包装好的紫菜,笑眯眯地说,“现在我们村里的头水紫菜太抢手了,我这还没来得及发朋友圈,就已经被抢订一空了。很多朋友托我买紫菜,还要排队呢!” 去年11月初,亲营紫菜迎来了好收成,每户每天收割头水紫菜达100公斤以上,东山全县近500户养殖户每日可收割5万公斤以上。产量上去了,如何打开销路,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一道坎”。潘坤生介绍,以前村里的紫菜都是厂家过来收购,收购价越压越低,有时候收购价还不到成本,养殖户很被动,辛苦忙碌收入却甚是微薄。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村里的紫菜养殖户也都纷纷接触网络,走上了线上线下结合自产自销之路。 “新设备+电商”助力发展 东山90后创业小伙潘狄辉就是紫菜“电商快车”的“列车长”之一。目前村子里养殖紫菜的农户有90余户,跟着潘狄辉“触网”的就占了一大半。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网店客户交谈。“最近每天网上的发货量都达到250多公斤,以周边省市客户居多。今年赶上大丰收,要让农户们的腰包鼓起来。”潘狄辉说。 潘狄辉说,十几年前,自己家里也是做紫菜养殖的,那时家庭小作坊设备陈旧、产量低,而且传统市场销售渠道单一且局限,等到紫菜上市的季节过了,也没卖出多少,新鲜的紫菜就变成“陈年旧货”了。所以现在我要扎根家乡,让家乡的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走出去”。 在潘狄辉的带领下,农户们纷纷搭上“电商快车”,手头渐渐宽裕起来。近年来,小作坊里的设备也随之更新换代,通过引入现代技术、设备和传统手艺相结合,不仅保留了原来的紫菜风味,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凭借着长期积累的客户口碑和便捷的电商渠道,潘狄辉和农户们生产的紫菜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 新设备+网络销售,在2017年11月初的头水紫菜丰收时节,通过淘宝、天猫、阿里巴巴、微信等平台,东山头水紫菜网销价格达240元/公斤,带动了养殖户丰产增收,每户家庭小作坊日收入达到了2万元左右。去年11月份以来,通过借助“互联网+”和现代物流,东山仅紫菜一项单品的电商年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以上。 如今,潘狄辉还去各地学习紫菜精加工技术。“计划三五年后再投入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开发紫菜精加工,把紫菜做出更大的产业来,打响东山亲营紫菜的‘招牌’,让家乡‘海的味道’远销海内外。”潘狄辉说。 |
相关阅读:
- [ 01-18]“塑料”紫菜?“棉花”肉松?大闸蟹被注胶不能吃?皮皮虾被注胶不能吃?OMG,请问我还能吃啥……
- [ 12-10]“塑料紫菜”造谣者因犯敲诈勒索罪 一审获刑
- [ 12-02]“塑料紫菜”造谣者因犯敲诈勒索罪 一审获刑
- [ 11-28]霞浦:“海上农场”紫菜丰收
- [ 11-28]东山紫菜“触网” 90后小伙成致富号“列车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