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冬天霜冻前,万前村的村民正在收割甘蔗。
几经沉浮,百年甘蔗园的沧桑
松溪河畔,一片七分八厘九的蔗园历经百年而不衰。
据专家考证,这片甘蔗地是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 栽种的,至今已有291年历史。令人称奇的是,一般的甘蔗宿根寿命只有三到六年,而万前村“百年蔗”的宿根却已有两百多年,相当罕见。因此,这片百年蔗享有“世界第一蔗”的美誉,2016年被农业部列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最早有两亩地咧。”93岁的魏世早是母蔗地归村集体所有前最后一任主人,这片甘蔗林也是全村最早的甘蔗园。“有一年霜下得早,附近甘蔗都被冻死了,只有这两亩地不怕冻,活了下来。”魏氏家族世代遵守祖训,守护这片“风水蔗”。上世纪60年代,甘蔗成了村民度过饥荒的“救命粮”。感恩之余,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甘蔗,以此来养家糊口。
58岁的村民王仕有是土生土长的万前村人。在他记忆里,村里山地多,田地少,缺少水源,粮食产量极低。为了换大米,村民种地瓜、甘蔗等适合旱地栽培的作物,等甘蔗收成后,靠两台水车榨汁,三口锅熬糖,制成的红糖“黑不溜秋”,一块就有0.5公斤重,成品由村里统一按人口分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公斤红糖只卖几毛钱,前几年一公斤红糖最多也就卖到六七十元。村民一年背一次红糖到附近东平、郑墩等集市去换米。
红糖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少甜头,220多户村民重新寻找出路。上世纪90年代后,甘蔗林少了,慢慢被蔬菜、茶叶等包围,多数村民选择跟风,听说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只剩下百年蔗园,这片甘蔗林成了全村所有人逝去的回忆。”村支部书记吴庆有心有不甘,但是甘蔗致富路走不通,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成片的甘蔗林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