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明在修建枝叶,作为村里种植面积最大的农户,他当初的选择和坚持鼓舞了村里很多人
凤凰涅槃,从暗淡开始的转变
木棉村所在的九湖镇有着悠久的花卉栽培历史,是水仙花的故乡。与周边诸如“百花村”这样的闻名全国的花卉名村相比,木棉村算是一名花卉产业的“后进生”,几年前甚至严重偏科。
陈石顺有着20多亩的三角梅苗圃,而5年前这些苗圃曾经是连片的猪圈。“最多时我家的猪存栏1000多头。”陈石顺当年是村里规模最大的养猪专业户,“那时候的木棉村臭烘烘的,有150多户大型养猪、养鸡场。”2012年随着龙海市环境整治的深入,木棉村的养殖场面临着关闭,村民的传统生产模式要转型。“那时候没信心,也不知道如何开始。”陈石顺说出了当时大多数养殖户的担忧,但是环境整治的大趋势下,变是肯定的。
既然是要改善环境,城市绿植一定是市场需求的热点,周边村庄多样化的苗木种植为木棉村的养殖户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参考条件。三角梅花期长,颜色艳丽,易于种植,陈聪明与几个村民率先开始尝试。平了养鸡场、填了鱼塘,100多亩的种植大棚建起来了,陈聪明在短期内转身成为村里种植三角梅面积 最大的农户。果不其然,曾经小打小 闹 的三角梅种植一下子出现了转机,由于产量大更适合绿化工程的采购模式,陈聪明的苗圃场很快盈利了。成功的例子成为村民们效仿的对象,原本污秽的猪圈转身成了布满绿色的大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