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绘就蓝图 开启新时代福建乡村振兴新征程

2018-03-26 07:47:18 潘园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林雯晶  
分享到:

政策解读·聚焦省委一号文件

东南网3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未来的乡村什么样?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为结合我省实际贯彻落实,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为新时代福建乡村振兴把方向、谋思路、立目标、明任务。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在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立足福建实际,突出了福建特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黄华康介绍,省委一号文件分4个板块、12个部分、46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眼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作出全面部署。从文件的内容上,体现了“新、先、特、实”的特点。

“新”:落实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黄华康表示,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是我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首个“三农”工作政策文件,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管全面、管长远,有许多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新思想。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贯穿到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新站位。文件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紧紧围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总量赶超的要求,提出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文件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谋划我省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

新动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为乡村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文件围绕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提出了许多创新性举措和政策。比如,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提出加快培育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在农业科技创新上,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推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创新培育模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又比如,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明确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明确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到2020年全省有经营性资产的村镇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等。这些改革举措,将进一步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三个优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其中之一,这充分体现‘三农’在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位置。”黄华康说,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并强化领导体制、责任落实机制,确保真正体现“优先”的要求。

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省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首先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文件明确,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注重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进入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确保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贫血”。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比如,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方面,文件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部署了许多重大改革任务,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在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的前提下,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使农村闲置农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比如,在强化人才支撑方面,继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吸引更多教师、医生、科技人员支持乡村建设,鼓励各类人才到乡村创业创新,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需要真金白银投入,钱从哪里来?文件指出了三方面途径:一是财政投入,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二是金融信贷,文件要求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还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并在贷款利率、额度、手续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政策优惠。三是社会资本,文件强调要建立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通过股权债权融资、设立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措施,撬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

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其中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文件强调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提高农村医疗、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近年来,各级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每年都确定一大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文件对一批民生项目都确定了具体的目标。

黄华康说,为了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到位,文件还强调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这是从组织措施上,进一步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和分工,也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体现。

“特”:体现福建特色

“打响‘清新福建·绿色农业’品牌”

黄华康说,我省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人力资源方面独具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福建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继承发扬八闽优秀传统文化。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兴盛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福建特色。

打好农业产业特色牌。特色农业是福建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福建农业的亮点所在。文件把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产业兴旺的一项重大举措,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特色农业产业,通过调整结构优化一产、补齐短板深化二产、搞活流通强化三产、拓展功能融合一二三产,实施一批重点发展项目,加快发展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七个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支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发展安溪茶叶、平和蜜柚、古田食用菌、连江水产等一批特色产业产值超百亿元的“一县一业”,推动我省依托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

打好绿色生态优势牌。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文件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省战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响“清新福建·绿色农业”品牌,推动福建农业绿色发展,提出要推动漳州、南平加快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支持创建一批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造林绿化,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工程建设,确保我省持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清新富饶美丽乡村。

打好八闽优秀文化牌。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文件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调要弘扬八闽优秀传统文化,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要求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发展农村多种文化业态,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实”:围绕高质量发展求实效

“今年要实施350个重点发展项目,新增投资100亿元以上”

黄华康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有求真务实精神。中央要求要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不仅明确省里要制定福建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各市、县(区)要编制乡村振兴具体规划或实施方案,而且要求部署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对各个阶段都提出了具体目标、具体项目和质量要求。

目标实。文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201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的预期目标;同时又提出了2020年、2035年、2050年的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项目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有一批项目作支撑。文件从产业发展、防灾减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谋划了一大批重点项目。比如,在产业发展上,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实施项目带动促进产业集聚,明确2018年要实施350个重点发展项目,新增投资100亿元以上,新创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10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争创2个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等等;在防灾减灾上,提出要推进万里安全生态水系、防洪防潮工程、蓄水工程、引调水工程、流域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建设一批“渔港+”项目,提升我省防灾减灾能力。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提出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乡镇实体书店、数字影院、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等建设。

政策实。文件围绕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定了一批提质增效促转型的产业政策、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扶贫政策、补短板强弱项的民生政策,以及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普惠性政策等。比如,提出要落实储备订单粮食收购直接补贴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要支持农业走出去,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精准落实扶贫措施,落实完善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研究制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和持续减贫的实施意见;要发展面向小农户的普惠金融,拓展小农户生产的融资渠道;要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等。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政策举措多而实,是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部署,需要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狠抓落实。”黄华康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