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詹国兵 谢志源 发自南平延平) “杨真公交车站后的小吃店有店外经营现象。”近日上午9点,南平市延平区城市执法局智慧城管平台的接线员林宗帅接到热线举报,立即将问题移交给相应网格员,10分钟后问题解决。同时,现场照片和解决方案上传至平台,得到了举报人的满意评价。 智慧城管平台,仅仅是延平打造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 从2017年5月开始,延平区计划总投资3.41亿元,启动“智慧延平”项目建设。项目通过数据共享系统建立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目前已对接延平区22个部门的专业化数据,整合35个应用系统数据,形成了核心数据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政府管理、市民服务、行业应用等方面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在项目一期建设中,通过大数据整合,延平在农业、城管、生态建设方面结合物联网技术,解决了城市和行业日常管理中的棘手问题。 在监控地图上点开任意一家企业,就能对企业周边河流水质、大气、噪声等实时情况进行监控。“目前该企业排污口上下游水中pH值为2.015,COD值为47.849,符合指标。如果企业偷排污水,系统一旦检测到就会发出红色告警提示。”项目承建方负责人黄丽虹在指挥中心展示智慧生态的监测方式,“通过物联网设备监控全区30条小流域和相关污染源企业,建设了‘延平生态一张图’,提升了生态整治效率。” 农业是延平区的主要产业之一,智慧农业通过NB-IOT、农业物联网等技术,对延平区内170家农企的主体分布情况、地理位置信息、企业详细信息等进行实时监控分析,为政府监督和农企管理提供便捷。在新天地花木合作社,种植珍贵百合花品种的大棚已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数据采集器与视频监控,管理者可以结合传感器设备实时获取温室大棚的空气、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环境数据,利用远程手机端操控,打开换气新风系统或者加盖卷膜。“通过远程App控制农业物联网设备对温室大棚进行精准化管理,提升农业种植效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智慧延平项目经理陈海说。 不起眼的窨井盖、垃圾桶,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前端传感器设备而“智慧”起来。目前,延平区对市政主干道窨井盖进行了智能监管,一旦窨井盖有异常,系统就会自动告警,市政人员接到消息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到现场解决问题,排除隐患。 |
相关阅读:
- [ 04-12]【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智慧应用 点亮城市
- [ 04-12]【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我们被数字改变着的生活
- [ 04-11]【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智能电网点亮“清新福建”
- [ 04-11]【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智能电网点亮“清新福建”
- [ 04-10]【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管家"让城市治理更高效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