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福建打破信息“孤岛” 让大数据在云端流动起来

2018-04-17 21:24: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晖  

在福州长乐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是福建政务的“最强大脑”

东南网4月17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为主题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2日至24日福州举办。16日,峰会前集中采访活动在福州开展,由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部分兄弟省(区、市)媒体和省内主要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实地走访了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政务云、商务云)、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省环保厅等单位,实地了解了数字福建的建设。近年来,福建通过汇聚各类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让数据在云端流动,通过数据的开放开发和共享,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

生态云“大数据”的共享实践

16日下午,记者在福建环保厅生态云平台看到,在大屏幕上的“大数据”像流水一样,从数据来源、汇聚到应用,清晰的展现数据的流向,数据已经达到了80多亿条,一共分成117类。数据来源包括74类环保内部数据,22个其他厅局数据,并与福建省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福建省水环境统一监测管理平台,以及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网上审批等多个省级平台进行了数据对接。

福建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姜永红表示,福建生态云平台整合汇聚了来自环保系统及部分相关厅局的业务数据,以及物联网、互联网等数据,构建了一纵一横的数据整合共享体系,纵向向上打通环保部、向下穿透至市县级环保部门及相关企业,横向汇聚了相关厅局及互联网等数据。

在环境监测体系中,截至2018年4月,已接入的监测点包括:167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87个水环境质量监测点、21个核电厂周边监测点、998个污染源在线监测点、73个水利厅水质监测点、7个海渔厅生态浮标监测点、1405个水库监测点等,构建了水、大气、土壤、核与辐射环境的统一监测网络平台。

生态云平台的“大数据”像流水一样在滚向更新,清晰的展示数据的来源和流向

“有数据收集汇聚、也有分析研究,可有效防止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姜永红说,平台改变以往信息化系统各自独立的数据烟囱、数据孤岛的建设方式,基于福建环境监测网和政务云,构建了一个全省统一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也是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我们可以通过生态云平台实时查看我省空气质量情况、首要污染物以及周边污染源等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生态云平台整合了空气自动站及部分交通、气象、污染源等方面的数据,不但能实时掌握环境质量情况、对超标情况进行提醒,还通过运用大气机理模型,对未来7天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报,比原来延长了预报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生态云平台利用全省历年已存入系统的环境案件信息,集成大数据平台的污染源监测、环评、排污许可、投诉举报、水气土环境质量监测等数据,通过综合比对分析,勾勒企业画像,找出已被处罚对象的数据特征,设定高违法风险企业预警规则,为今后精准定位执法对象提供参考支持。

姜永红表示,全方位的数据汇聚为生态环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比如,过去环保执法以抽查和专项行动为主,针对性并不强,各业务部门的数据整合共享之后,可以根据企业的审批情况、信用评价、投诉情况等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

建造政务“最强大脑” 构建云服务生态圈

福建省生态云平台的大数据整合和共享只是“数字福建”建设同建共享的一个例子。在福州长乐的“福建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是福建政务的“最强大脑”,聚合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构建云服务生态圈,为政务、经济社会等各领域提供服务支撑,于2017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

福建省信息中心主任蔡荣富告诉记者,截至今年3月,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云平台已经为153个省直单位540多个项目提供了2561台虚拟服务器,以及配套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直部门数据中心物理整合和信息中心业务整合。 

“原来由各部门自建自用,分散投入,变成了集中统一集约化建设,由我们统一建设和运维,统一监控和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提高IT基础资源的利用率。” 蔡荣富表示,据估算,省直部门信息中心整合后,减少人员编制近100名、每年可节约运维经费近8500万元;数据中心整合后,腾出机房6000多平方米、每年可节约设备采购和机房建设经费约7600万元。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