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文教 > 正文

蕉城:传承新平台让畲族文化更璀璨

2018-07-06 10:19:29 庄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张中尧)宁德市蕉城区是全国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有两万多的畲民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繁衍生息。多年来,蕉城区累计投资1.6亿多元,把生活条件恶劣地区的1568户4968名畲民进行整村搬迁,分批实施“造福工程”,形成了新的畲族聚居地。政府支持、四方参与,搬到交通便利的新居后,畲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畲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这些“新聚居地”如今成了畲族文化传承的新空间。

同化,给文化传承带来危机

畲民自称“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他们依山而居,刀耕火种,有着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传统文化。

蕉城区畲村众多,千百年来,畲族人民通过口头语言传播和手头技艺教习,来传承和积累畲族文化。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丰富多彩的畲族民间文化面临着逐渐消失和失去生命力的危险。

飞鸾镇南山畲村村主任雷志强感慨地说,现在许多畲族孩子连自己的民族的来源都不清楚,更谈不上如何理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雷志强分析说,畲族文化面临断层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畲民生活条件艰苦,忙于生计,畲族文化不足以成为其谋生的手段,于是自然冷落了传统文化;二是父母虽是畲族,但儿女接受的都是汉语教育,得不到接触畲语的环境氛围;三是年轻一代的畲民没有认识到畲族文化的魅力,自己并不愿意去学习和传承。

宁德市民俗专家王道亨说:“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其特殊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一聚居群体分散后,当地的传统传承体系被打破,很容易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改革开放后,大批青壮畲民纷纷走出畲寨,畲族文化原有传承生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进入城市生活的畲民,分散居住。畲族代代以语言传承,一旦离开畲语,许多畲族文化就很难传承。另一方面,随着青壮年的外出,畲乡传统的家传、师传等传承方式出现断裂。因此,要继承畲族文化,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是重中之重。

新居,为文化传承营造氛围

为了让畲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蕉城区积极实施“造福工程”,让畲民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走进蕉城区飞鸾镇华盛新村“造福工程”畲族安置点,只见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缠绕乡间,风格统一的安置房错落有致,带有畲族特色的休闲栈道点缀着视野。

蒲岭村民兰新华就是“造福工程”的受益者之一,他举家从搬迁至此,现有一栋3层楼高的房子。“是‘造福工程’实现了全村人的小康梦。”兰新华说。

兰新华和村民们搬到华盛新村,告别了穷山恶水,村民通过积极发展生产、从事第二三产业等形式发展经济,人年均收入达到了1.6万元,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造福工程,造福畲民,异地搬迁不仅让畲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让畲族文化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如今在华盛新村,闲暇之余,畲民不定期组织团队前往其他村落参加畲歌赛歌活动。“造福工程把畲族人民有意识地聚居在一起,营造了传承畲族文化的浓厚氛围,现在邻里间日常讲畲语,闲时唱畲歌,许多年轻人耳濡目染,也主动加入到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了。”畲歌传承人兰建斌开心地说道。在蕉城,像类似华盛新村的安置点还有很多,它们像一颗颗钻石,在闽东大地上闪耀着畲族文化的光芒。

雷明祥是猴盾村文化站的站长,是畲族龙头舞传承人,他的妻子雷美凤被誉为“畲歌皇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歌“双音”代表性传承人。随着畲族新聚居区的出现,蕉城区鼓励畲族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办传承学校带徒授艺,雷明祥和雷美凤开始手把手培养畲族文化接班人。

在宁德市蕉城区,有这么一位畲族“网红”,她通过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传唱畲歌,以个人独特的方式传承和保护畲族文化,她就是“95后”畲族双音歌手雷清梅。雷清梅就是“畲歌皇后”雷美凤得意弟子。雷清梅说,作为畲歌传承人的弟子,她也要像雷美凤老师一样,挑起弘扬传播畲歌的重担。

2016年底,雷清梅成为蕉城区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少数民族界委员,这为她传播畲族文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