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图说福建> 正文
分享到:

政和四平提线木偶戏:古戏山间存遗响 傀儡也盼闹声喧

2018-08-08 09:19: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今年2月,政和县东平苏地木偶戏剧团成立。作为这个小剧团的团长、四平提线木偶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来旺抓住暑期的契机,召集村里十几个对木偶戏感兴趣的孩子前来学习。

栩栩如生的傀儡。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林梦琳 徐庭盛 摄

百年兴衰繁华不再

“好诶,嘿!”伴随着锣鼓声,后台帮腔起又落,美猴王翩然而至。锣、鼓、钹、板鼓齐上阵,音律抑扬顿挫间,孙悟空大闹蟠桃宴。腾云、翻滚、怒斥、独白……剧情跌宕起伏间,傀儡操纵者的娴熟演技让人惊叹。

“这门绝活,伴随政和人民已有百余年了。”李隆智说,四平提线木偶戏盛行于政和各个村落,但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木偶戏逐渐衰落。一度,戏曲研究者都以为四平腔已绝迹,幸运的是,在政和杨源发现了这古老戏曲的遗存。时过境迁,政和目前也仅有桃洋班、禾洋班和苏地班等几个木偶班社。

“四平戏曲调活泼,早年间村里几乎人人都会哼上几段。”吴来旺说,现在村里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无论是下田耕作还是上山砍柴,都爱边劳作边唱曲,经常出现一人高唱众人应和的情景,那充满欢乐的场面让人回味许久。但年轻一代别说唱了,听懂都困难。

在桃洋村,提线艺人张森声整理着父亲遗留下来的木偶道具,感慨中透着几分无奈。他说,自己七岁就跟随父亲到各地演出,苦练到二十几岁才能独立登台。当时,一年下来有百余场表演,现在一年也就演个十余场。最让他着急的是,自己今年七十有余,身边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那挑制造于“丁巳”年间、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木偶,传承成了大问题。

峰回路转光景重现

张森声的担忧不无道理,木偶艺人年事高,传承人缺乏,四平木偶戏的未来堪忧。万幸的是,随着近几年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渐成风气,四平木偶戏这株“老树”,也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冒出了新芽。

2017年,政和县建成了南平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展馆采用图片、实物和模型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政和多彩的非遗文化。其中,政和四平提线木偶戏成为展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往游客总会被木偶身上繁密精美的图案、工巧细腻的刺绣所吸引。政和县在申报非遗项目的同时,还积极做好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工作,经常组织人员赴各地演出,传播四平提线木偶文化。

“为了让木偶戏能够更好地传承,我们还在杨源小学成立了四平戏小剧团。”李隆智说,小剧团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传播家乡文化,也为将来文化传承培养一代人。吴来旺受此启发,暑假刚至就立即组织全村10多个孩子学习提线木偶。在他看来,孩子长大后不用非得以木偶戏为业,“只要大伙儿会哼一哼曲,四平木偶戏的根就不会断”。

想到孩子年纪尚小不能理解戏文,吴来旺反复解读《西游记》,结合四平戏剧本的特点,改编出新剧目——《蟠桃会》“基础教学”版。如今,每到夜晚,孩子们都会陆续赶来学艺。刚上小学四年级的李德满是学徒中的一员,二十几天的学习让他受益匪浅。他说,以前的暑假都在电视机前度过,今年的暑假因木偶戏而特别、有趣。

日前,政和县东平镇文化站给小学员们送来了笔和笔记本,以便他们记录剧本,这让吴来旺感动不已。他说,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四平提线木偶戏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相信木偶戏今后依旧能“春意盎然”。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