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今日要闻 > 正文

【网事】水表“乱跑”,竟是“空气”惹的祸?

2018-09-04 11:14:19 冯旭 王楠 蔡秀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林雯晶  
分享到:

施小姐家的水表已装上止回阀。东南网记者 冯旭 摄

问题多发 城镇住宅用水投诉频频

记者注意到,被用水异常问题困扰的城镇用户为数不少。

今年5月,上海嘉定电视台报道了《主人出国5个月 空房子用掉200吨水》事件,经过一番排查,发现“罪魁祸首”竟是水管里的空气。而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市民刘文慧的经历也于今年4月被媒体曝光。4800元的水费通知单让刘文慧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发现家里没用水时水表也在转。原来,两位当事人都住在高层,而高层用户是二次加压供水,自家停止用水时,别家用水产生的空气被排进自家的管道,就容易推动水表自转。“这种情况跟管道聚气和水压有关,管道设计以及加压设备的质量和管理都可能是诱因。”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一位吴姓工程师分析。

除了“空气”作祟,管道滴、洒、漏也时常引起水表“乱跑”。去年12月,成都市民李女士家的水表读数超3万立方米、水费近9万元,此事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产生天价水费的房子只有李女士一个人住,按照2015年成都市人均用水量63.2立方米计算,这么多水足够一个人用504年!自来水厂检查判断,是入户前的自来水管漏水所致,而漏水现象与管材质量密切相关。

与水表“乱跑”相比,水质安全更让人“揪心”。近日,福州市直机关湖前小区居民每天饮用“黄河水”的消息在网络掀起了波澜,该小区居民反映饮用水发黄、有沉淀物,有时还能闻到臭味。而福州市自来水公司道出真相:该小区的供水管道都是镀锌管材,内壁腐蚀严重,这种管材早在2000年就被禁用于城镇新建住宅的室内给水管道。

同样为水质不安的,还有福州市仓山区联建新苑、长乐区皇庭丹郡等小区住户。经供水单位确认,联建新苑小区采用非标管材建设,没几年就开始锈蚀脱落,引起水质发黄、发臭;皇庭丹郡小区地下室及地面平面供水管都采用了镀锌管,加上近期闽江咸潮腐蚀,导致水质变黄。要解决问题,需对劣质管道进行更新改造。

类似情形早已不是个案。记者搜索福州市12345服务平台发现,从去年至今,就有86份投诉件与自来水水质有关,与水表有关的投诉则多达1098份,其中大量网友提及水表异常、自来水管漏水及一户一表改造问题。

权责不明 二次供水建管分离引发矛盾

无论是水表“乱跑”,还是水质发黄,用户往往会归咎于自来水公司。但在水务部门看来,自来水公司其实有点“冤”。

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林女士告诉记者,城镇供水管网只建设到小区外,小区经储存、加压,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这叫作二次供水。新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都是由开发商建设、物业公司维护,经开发商提出移交并通过验收之后,才由自来水公司接管。自来水公司接收后,会逐步进行户表改造,更新管网,保障用户用水安全。

建设权交给开发商,就衍生了相应的问题。“一套水泵,有的厂家卖100万元,有的厂家只卖20万元,质量显然不会一样。供水管道材质不同,性能也有差别,不锈钢管跟PPR管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吴工程师指出,有的开发商为了控制成本,使用的材料质量不佳;有的开发商把二次供水工程外包,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准不尽相同;设计单位的实力也有强有弱,遇到外地设计公司,还不一定了解本地的情况。加上后期运行中,物业公司的维护管理缺乏专业经验,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容易影响到供水质量。

吴工程师举例说,有的小区水箱做得太大,造成水中余氯消失,就难以保证水质安全。林女士则透露,管道某些位置采用U型管而非直管,可能就是管道聚气水表空转的诱因之一。

泉州市自来水公司一位技术部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他们常常接到市民用水投诉,但自来水公司当时既不是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方,也不是管理方,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相关报道指出,根据《物权法》,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属于全体业主,供水部门却要使用该设施供水。建设者不使用,使用者不建设,这种权责利的矛盾带来了二次供水设施的偷工减料、标准不一、供水中断、水质异常等现实问题,最终影响到用户的切身利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