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8月8日,国投闽光(三明)城市资源有限公司开工建设三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这是由国投福建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与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项目,占地195亩,总投资4亿元,现已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此举标志着,央企国投集团进军我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淘金“城市矿山”需要环保担当 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报废汽车、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塑料、废纸等,随着生产能力与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断涌现。靠工业文明发展起来的城市,正成为一座座永续利用的“城市矿山”。城市废弃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城市矿产”,其回收再利用不仅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事关如何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环保型城市的重大问题。 根据有关机构分析,2022年再生资源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9200亿元。 以报废车为例,截至201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2020年将超过2.7亿辆。按照理论报废率4%计算,年报废汽车量将达到1080万辆。仅考虑废旧材料回收价值,到2020年,报废汽车行业的市场空间在350亿元左右。 据业内估计,到2019年福建省汽车保有量为695万辆,按照全国理论报废率4%计算,全省报废汽车将超过27万辆,实际拆解量约为12.51万辆。 报废车拆解与利用市场巨大,可拆解与利用能力却相当落后。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拆解方式简单粗暴,普遍存在拆解作业不规范、不环保、不节约等现象,价值大的零部件被回收,价值不大的就丢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而且,现有企业经营模式和价值实现形式都不适应社会发展。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因历史原因形成集回收、拆解、破碎于一体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重点不突出,企业仍以销售废钢铁为主要盈利目标,忽视零部件的附加值,零部件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巨量的垃圾资源与落后的处理利用能力,成为困扰各级政府的老大难问题。 是否解决垃圾分类与高值化利用问题,不仅关系到能否建设好文明城市的问题,也关系到能否满足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问题,同时还关系到能否抓住未来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机遇的问题。 我国即将进入垃圾强制分类的新常态,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垃圾处理需求日益迫切,环卫市场或迎爆发式增长期。这不仅是巨大的商机,更是恢复绿水青山的社会责任所在。后知后觉者,仍被垃圾围城所困;先知先觉者,抢滩布局,加速进入再生资源产业抢占先机。 |
相关阅读:
- [ 11-25]绿色发展 南安打造再生资源产业链
- [ 02-26]部分省市再生资源新型回收模式经验交流会在厦门举行
- [ 01-12]2017年福建省进口再生资源产业或趋稳向好
- [ 03-04]1-2月福建省进口再生资源量价齐跌
- [ 02-16]我省首个进口可再生资源“圈区管理”项目通过预验收
- [ 10-19]闽提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 [ 12-14]福建投资15亿元建再生资源回收产业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