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人水和谐”的生动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纪实

2018-09-21 07:25:57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林雯晶  
木兰溪,福建省内六大重要河流之一。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这条一百余公里长的河流,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流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沧桑巨变。

生态优先:一种理念引领城市转型发展

正是夏收时节,在莆田涵江区三八片的千里沃野上,记者看到,沉甸甸的稻穗挂满稻秆,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水稻,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三八片农田地处木兰溪下游,耕地面积3800多亩,木兰溪水经此入海。“昔日旱涝地变成今日丰产田。”从事农业工作30多年的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蔡秋英如此感慨。

蔡秋英说,木兰溪治理前,由于地势低洼,碰上雨季,上游来水量大,加上海水倒灌,农田年年被淹,种的水稻经常颗粒无收。治理后,附近的白塘湖调蓄水平提高,旱时灌溉,汛时泄洪,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亩产量由以前的700多斤提高到了现在的1100多斤。

木兰溪治理后,425平方公里的下游南北洋平原地区,农业灌溉全年有保障,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目前莆田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旱地变良田,每亩耕地效益从2000元升至7000元。同时,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涌现出一批现代农业企业。

“木兰溪流域上游构筑保护、治理、修复、法规四道防线,下游连通河湖水系,保护生态湿地,建设生态绿心。”林宝金说,木兰溪治理将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实现“一泓清水惠民生”。

林宝金所说的生态绿心,位于莆田市城市发展核心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木兰溪从绿心中间穿流而过,北边五山环绕、四水相依,为荔林水乡风貌,南边则以田园乡村为主,空间开阔。

从高处俯瞰,荔枝林苍翠欲滴。仅“绿心”中的绶溪公园片区就保留着两千亩上万株荔枝树,被人们称为“城市的绿肺”。

“生态绿心建设,汇集了水脉、绿脉和文脉。以木兰溪为轴线,以莆田天然形成的水系和特色人文为基底,均衡中心城区生态空间布局,重新雕塑城市生态功能,拉近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把生态效益变成广大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李建辉说。

莆田市荔城区因荔树满城而得名。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房地产与荔枝树开发争地的问题,有人建议将现有6000亩荔枝林砍掉。

莆田市的决策者认为,荔枝树承载的是城市的传统,是城市的绿源,产业规划要在保护好这6000亩荔枝林的前提下进行,为市民和子孙后代留一片绿荫。

生态优先,既要善于“取”,更要勇于“舍”。莆田市曾面临这样一道选择题:一个投资260亿元林浆纸的外资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税收30亿元。但项目投产后每天约需40万吨淡水、排放污水约35万吨,考虑到环境承载力,莆田市毅然放弃了这个“诱人”的项目。

为保护生态,莆田市主动“调向”,明确绿色发展导向,推动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鞋业、食品加工、工艺美术、化工新材料、建筑6个千亿元产业和高端装备、医疗健康、海洋、能源4个500亿元产业,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华峰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竣工投产,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位于莆田涵江区的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年产能150万吨,位居亚洲第一。在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的能源控制中心里,几名监控人员正在通过电脑实时监控全厂区的能源消耗情况,用水、用电情况一目了然。

“绝不浪费一滴水,努力不让一滴污水排入木兰溪。”公司技术经理刘志泉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全方位降低水耗,把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低品质水进行回收,循环使用,每天可回收利用约1850吨水。

“树立新发展理念,谋求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蓝绿’比重。‘十三五’期间,莆田将继续推进木兰溪全流域生态提升工程,逐步构建防洪安全、排涝通畅、防潮蓄淡、水系连通、河网生态、环境优美的系统工程,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造福人民。”林宝金说。

历经千年的木兰陂,如今已经建成为风光优美的亲水公园,治水先贤们的雕像静静伫立在木兰溪畔,见证着他们曾经为之付出生命的河流,如今已经换了“脾气”和模样,成为造福一个流域和城市的幸福之水。

(记者 刘亢 刘诗平 涂洪长 董建国 陈弘毅)(新华社福建莆田9月20日电)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