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践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先行省份,福建积极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从“三农”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拓展,科技特派员选认对象从本省向省外乃至境外拓展,有力促进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造就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先锋队
东南网10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翻开福建2017、2018年省科技特派员名单,既有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个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研究员吴立新,又有来自省外的专家——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马兴元,更有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等40多家法人科特派……
这是我省探索新型科技特派员跨界服务模式的一大创举:在全国率先跨界别、跨区域选拔科技人才,目前已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192人,服务领域突破了原先“三农”范畴。
面向乡村振兴新需求,我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机制活的优势,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从单一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业全产业链转变,从“三农”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拓展;科技特派员的选认对象从本省向省外乃至境外拓展……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福建,源于南平。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对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即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乡镇流通助理的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后,在《求是》刊文《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指出南平市的这种做法是对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精准服务“三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机制。省委书记于伟国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有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1999年至今,全省共派出科技特派员12522人。目前已建成7个国家级、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建设省级56个星创天地,42家星创天地获国家科技部备案,建成5条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4个创业基地、102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
一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
今年国庆长假,正赶上七叶一枝花果实成熟期,光泽县寨里镇七叶一枝花母本园示范基地,省农科院80后科研人员苏海兰放弃休息,忙着指导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果实采前遮阴度等田间管护。
以科技特派员身份被派驻光泽基地2年来,苏海兰每年驻点近300天、培训企业技术骨干和农户超过800人次,带领团队使珍贵中药材七叶一枝花从只能林下种植每亩1000株,到可在大田种植每亩8000株,帮助承天药业七叶一枝花基地从15亩扩建到6000亩,经济效益预计超过1.5亿元,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1万多亩。
苏海兰只是福建成千上万个活跃在农村一线的科技特派员之一。
为破解“三农”难题,1999年2月,南平提出“科技特派员”概念,选派一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
被农民唤作“葡萄仙”的谢福鑫是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当年,他的电话被农民们称作“葡萄110”,只要遇到种植难题,就随叫随到;他走到哪里,葡萄藤就爬到哪里。在闽北,一批明星特派员涌现,成为农民眼中的“财神爷”。
持续创新是源泉。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后,省政府及时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和精准扶贫。去年11月,科技部又在南平召开全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现场会。与会领导和代表一致认为,福建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成效显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跨界别跨区域选拔人才
位于建瓯的华宇集团,2007年以前,只生产竹地板半成品,产品附加值低。得益于科技特派员机制,华宇与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引进张齐生院士团队参与公司生产科研开发,建成了国家级竹板材研发实验室等系列创新平台,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2010年以来,南京林业大学法人科特派团队为集团带来近3亿元的经济效益。
南京林大法人科特派团队也是我省跨区域选认科特派,对象从本省向省外乃至境外拓展的团队之一。
“既注重本土选才,又要敞开大门,从省外吸引一批技术水平高、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人员到我省基层创新创业中来。”省科技厅负责人说,科技特派员制度植根“三农”,要适应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产业化、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特征,必须坚持跨界别、跨区域选拔科技人才,把选认科技特派员工作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拓展。
不仅选认农业领域的科技人才,还积极选派一批工业、社会发展和服务领域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创业与服务,新的选认机制有力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的吴立新被选为省科技特派员就是一例。他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研究员,带领的创新团队与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工程研究中心,设计了新的建筑模板材料配方和工艺,使产品性能比原先欧美公司专用材料提高20%、成本降低15%以上,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
得益于灵活的机制,福建探索出“互联网+科特派”“科特派+众创”等新型服务模式,加速推动人才、知识、技术、成果、资金等要素在农村流动;打造“科特派+龙头企业+农户”“科特派+农业合作社+农户”“科特派+金融+流通”等模式,把科技特派员服务从生产向加工、流通、行业管理等各环节各层面拓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全省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道上,科特派已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介绍,全省已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3841名,共创办创建企业、创业基地、经济合作组织等600家,实施科技开发项目723项,推广新技术1063项(次),引进新品种1418项(次),服务农民63111户,48059户农民实现增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290户脱贫致富。
让科特派下得去留得住
将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在食用菌大县古田,福建农林大学和县政府共建古田菌业研究院,院长胡开辉领衔的科特派团队在当地示范推广真姬菇栽培关键技术,使古田福泉鑫企业日产规模达5万包,年产值从2000万元跃升到6000万元。
胡开辉的科特派团队之所以能精准服务,是因为该校树立了解决产业发展问题能力的科研导向——在国内高校中较早选聘推广型教授(研究员),建立职称评定横向项目课题级别认定制,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
福建对科技特派员在服务和创业期间的人事关系、职务、工资、奖金、福利等待遇做了详细规定,保障职称评定、岗位等级晋升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使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
在福建,农科院所以市场导向确立科研方向,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是由南平市农科所科技特派员发起组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所20多位科研骨干作为科特派,协助科力种业开展育种,目前专营水稻新品种35个,年推广面积300多万亩。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要改变以往过多强调科技公益性扶持和无偿服务的做法,给智慧之火添上利益之油。”省科技厅负责人说。为激发各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我省出台的《实施意见》鼓励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和成果为纽带,按市场化运作方式,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政府购买农业科技服务。省政府专门设立每年4800万元的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方式,对科技特派员工作、项目和建设的省级星创天地予以支持。
靠创新制度设计,走创新驱动之路,福建科特派开启更远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