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项目近80项
2018-11-11 07:56:4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教育,搭起“一带一路”连心桥 近10年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合作项目有近80项 东南网1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来,我省结合自身优势,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建设发展中急需培养人才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和输出,同时建立了多层次的教育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了民心相通。 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园里,一株草,让101个国家的人走到一起;也因为一株草,林占禧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奇人物。林占禧在福建农林大学研究了30多年的草,他发现,自然界中的芒萁、类芦、斑茅等草类,可替代木头生产食用菌,就给这类草定义为“菌草”。菌草技术是林占禧发明的专利,该技术运用菌草栽培蘑菇,解决菌林矛盾。 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菌草技术被我国先后列为援巴布亚新几内亚、莱索托、卢旺达、斐济等国项目,已在国内外举办174期菌草技术及菌草产业发展国际培训班,为各国培养了6979名学员。在斐济,菌草技术被斐方誉为“岛国农业的新希望”;因为投资少、见效快,7至10天即可收回菌袋成本,在莱索托,农民称之为“Quick money”(快钱)。 这株草,是福建高校发挥优势学科力量,推动技术输出的一个缩影。技术、知识和人才培养,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华侨大学,不仅有针对“一带一路”青年培养的科技人才班,还有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目前已招收6个国家的600多名政府官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服务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建设,为深化交流提供了基础。 在注重吸收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我省高等学校“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速。厦门大学成功在海外开办了我国公立大学第一所分校——马来西亚分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和合作提供了典范。据介绍,该校的教师招聘采取三三制:三分之一从中国去,主体是厦大;三分之一是马来西亚当地教师,教授马来西亚历史、马来文;三分之一全世界招聘。预计到2022年,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在校学生将超过5000人,最终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未来,分校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大批所需的国际化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警察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工业学校等以及福州、厦门、泉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富有成效的主要项目近80项,知识、人员、技术交流不断得到深化。 |
相关阅读:
- [11-09] 王作华:留守“空心村”拯救乡村教育
- [11-09] 全国首个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导向教育管理平台在三明发布
- [11-10] 漳浦县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 [11-11] 厦大“新传院院长论坛”:新闻传播教育与现实需求有距离
- [11-09] 莆田:平凡家庭几遭变故 “闽善行”给予教育帮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