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石涛《山水图十二屏》之一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东南网11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书画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福建第七届艺术节期间,作为文化艺术展览活动之一的福建博物院馆藏书画名家精品展,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次艺术的饕餮盛宴。此次展出的书画文物,名家众多,流派云集。他们的作品精彩纷呈,面貌各异,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书画各个时期的艺术成就。
历代名家真迹精品展出 优秀作品活起来
福建博物院珍藏的书画文物中,诸如明代文徵明、董其昌、蓝瑛、陈继儒等,清代朱耷、石涛、华喦、金农、郑燮、黄慎、林则徐等,近现代齐白石、李耕、徐悲鸿、叶浅予、赵朴初、启功等。其中,文徵明的《兰竹图绢》为国家一级品文物,绢后还有清代书法家伊秉绶题写的观后感,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启功等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的题跋。文徵明画兰,讲究清雅幽香、洁身自好。福建博物院研究员樊万春老师介绍,文徵明的兰花作品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仅发现有三件藏品,一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在辽宁省博物馆,另外一件就是在福建博物院。据介绍,后人收藏鉴赏家、书画家张伯驹、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等均对该作品赞叹不已,并进行临摹。
清初山水画大家石涛《山水图十二图屏》为该馆的镇馆之宝。据介绍,石涛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所展出的第十二屏为石涛早年作品。图中或细笔勾画,粗浅描绘;或淡墨渲染,设色点缀,表现了自然山水之秀伟气势及一年四时之氤氲变幻,表达了作者“师自然”的艺术主张。樊万春老师介绍,二十多年前,启功、徐邦达等鉴定专家就已经评鉴它价值上亿。石涛写下的《山水画论》,对后人山水创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明 董其昌 山水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还有明代董其昌《山水》、清代高凤翰《花卉图》、清代朱耷行书、现代启功《兰石图》等名家精品惊艳亮相。
据了解,为了让珍藏在殿堂里的优秀作品都“活起来”,福建博物院继出版了《福建博物院书画藏品选粹》之后,2018年又推出了《福建博物院馆藏书法名家作品选》《福建博物院馆藏国画名家作品选》,系统地介绍了馆藏书画文物的精华与特色。在《作品选》中着重增加了闽籍书画家的作品比例,希望让大家能更充分了解福建书画艺术的深厚积淀,愿其成为广大书画从业者、爱好者鉴赏学习的宝贵资料。时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第七届福建艺术节,水墨丹青,亦能映射出祖国繁荣昌盛的巨大变化。此次特别从两本书画选集中精选出近50幅作品举办本次展览,奉献给观众朋友,用于阐述文物历史,歌颂伟大时代,也为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启功《石竹图》(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观众:仿佛与名家在对话
书画爱好者丁宝利、陈汉铮在参观作品时,一边发出啧啧的惊叹声,一边拍照。他们告诉记者,“平时我们看到这些名家作品都是在书本画册上,今天有幸看到真迹,真的是感到惊叹不已,看见作品仿佛在与名家进行对话,特别想来到真迹前进行临摹。”陈汉铮说。
观众福建经济学校吴飞杉老师是从网络上得知展览信息特意过来参观的,他在看完展览之后表示,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样的高档次书画精品展了。“这样的名家之作真的需要经常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审美修养,看了这些作品同样有一种想要在这临摹的冲动!”
樊万春老师介绍说,“艺术节是大众的节日,充分考虑到了美术界、文博界、教育界、收藏界等不同观众群体的需要,选择的展品既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做到雅俗共赏。对于专业观众来说,展示的名家真迹,特别适合他们参观、借鉴、研究学习;对于普通大众,安排喜闻乐见的花鸟、山水、人物画,并进行文字解说,提高大家的审美层次。”
据介绍,该展览自11月6日公开展览以来,每天吸引数千人前来参观。截至目前已吸引5万多人次参观,展览将于11月16日截止。
伊秉绶题跋(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