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献声。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东南网11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文 林熙/图)“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百年前,李叔同在西湖边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合唱曲——《春游》,成为国内合唱的纪元之作。
百年后,合唱艺术作为一种群众参与性强、普及性广的艺术形式,在国内取得了飞速发展,不仅各种合唱团体遍地开花,合唱覆盖人口亦达数千万。22日,为期十天的第十二届福州市合唱音乐节暨庆祝改革开放40年群众合唱活动落下帷幕。综观本次活动,福州的群众性合唱艺术正迈上新的高度。
打造具有标识度的品牌
合唱艺术素有“最广的音域、最大幅度的音量力度变化、最丰富多彩的音色、最讲究整体美”等种种神奇魅力。在本次合唱节中,这些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提高了观众对合唱艺术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13日晚,第十二届福州市合唱音乐节开幕专场音乐会在福建会堂举办。因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而声名鹊起享誉世界的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在开幕式上举办了专场音乐会。
十天的活动,有高雅的专场音乐会,有草根合唱团的融合展演活动,有思想交锋的艺术讲座,更有走进基层的文化惠民演出。“区域文化若要有辨识度,一定不能缺乏标杆性的文化品牌项目。”福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这里,多元的曲目和个性的表达,为合唱音乐节的观众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在这里,合唱音乐节成为“福州故事”的生动书写者。
据介绍,福州市合唱音乐节创办于2007年,原名“福州合唱音乐周”,从第9届开始更名为“合唱音乐节”,现已成为融“合唱音乐会、合唱展演、合唱创作、名师讲坛、合唱交流”为一体的合唱盛会,是福州群众文化活动的闪亮名片之一。
“合唱音乐节是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抓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点燃百姓文化激情,共享文化大餐。”这名负责人表示。
法国合唱团带来天籁体验。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文化服务向社区延伸
本届组委会大胆突破“套路”,别出心裁地安排了多场室外合唱活动。17日上午,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亮相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举行“我们的青春·唱祖国——合唱快闪活动”,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以充满青春气息的造型载歌载舞,用自己嘹亮又欢快的歌声,让《歌唱祖国》等熟悉的旋律燃爆市民和游客。
走到群众中间,让艺术的交流更加直接而深入。本次合唱音乐节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展演活动,同时积极引导市民参与文化活动,共享文化事业发展成果,并检验福州合唱团体的生命力,让文化更接地气、艺术响应人心。
合唱音乐节集合了全市各中老年、青年、少儿室内合唱团,大中专院校合唱团和激情广场合唱团近50个合唱团体,先后在九日台音乐厅举办了两场室内合唱队伍展演和两场激情广场合唱队伍展演,促进全民艺术普及,共享文化惠民盛宴。
值得注意的是,参演团队今年的选曲题材风格宽泛,部分合唱团不只用一种语言演唱。与此同时,这些合唱团又注意突出本团的个性,艺术积淀和水平比往届都有所提高。福建省合唱协会会长、国家一级指挥邱孝胥表示,合唱在福州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展演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可喜的合唱水平”。
合唱之“合”,是合作之“合”,也是和谐之“和”。邱孝胥表示,音乐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相伴音乐的人生会更加快乐、丰满、温暖,“希望福州充满的歌声,更多的福州人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丽,拥有对音乐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