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曲说唱《新圩嫂比名牌》 东南网记者 陈楠摄
东南网1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昨晚,第七届福建艺术节——全省群众曲艺会演在福州举行,107名来自全省的民间艺术家和曲艺爱好者用12个精彩非凡的节目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艺术盛宴。
据介绍,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福建是全国曲艺品种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参演作品涉及伬艺、芗曲说唱、南音、评话、相声、摇钱树、童谣、锦歌表演、南词、评书等不同的曲艺门类,福建曲艺以文学为基础,通过音乐与表演的结合,融合福建自成体系的地方方言,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群众性和娱乐性。
本次曲艺会演,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群众性强、参与度广。参演作品紧紧围绕福建艺术的盛会,全省人民的节日这个主题,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讴歌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参与创作和表演的人群覆盖面广,经广泛发动,层层选拔,全省近1000位演员、100个节目参加了活动。107位演员,12个优秀节目参加决赛。
“我很喜欢我们的闽南童谣,一会你可以看我精彩的表演。”此次参加会演的表演者最小的是年仅7岁的陈思逸,不过他一点都不怯场,带来的节目《加伦孙学童谣》获得了满堂喝彩。
“我关注到本次的曲艺汇演,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他父亲陈伟明告诉记者,因为本身就从事南音艺术表演,小思逸平常没少受到父亲的熏陶,但是真正激发孩子学习乐趣要得益于全省普遍开展的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到各种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
“前几年我们觉得现在很多孩子学会了普通话,却不会讲闽南话,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但是自从学校普及了各种当地的戏曲文化教育后,孩子开始逐渐喜欢闽南文化,也开始学习闽南话,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也是我们传统艺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陈伟明如是说。
本次参演最大年纪的是年过70的陈光泽,坚持唱“摇钱树”(源于莲花落的一种地方曲艺曲种)已经超过50年了。他告诉记者,莆仙民间歌谣是莆仙地区山歌、俚歌、海歌、童谣的统称。它用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是莆田独具韵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老先生对次进行过了二次创作,以传统莆仙戏的形式来演绎“摇钱树”,给现场观众带了不一样的体验。
“作为闽南人,从小我就喜欢南音和芗剧,这次在家门口算是一饱耳福了。”现场来观演的徐阿姨告诉记者,她因为工作关系,在福州定居数十年了,平常较少看到类似演出,这次艺术节给她带来了满满获得感。
“现在的表演形式很棒,而且多有创新,很欣喜看到这么好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徐阿姨如是说。
“近年来,福建加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福建已有15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7项,南音于2009年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主办方表示,此次福建全省群众曲艺会演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秀的文化产品、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也进一步激发了基层群众的艺术创造活力,为推进福建省文化艺术繁荣兴盛、提高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第七届福建艺术节是由福建省政府主办的福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第七届福建艺术节——全省群众曲艺会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文化共享贯穿于曲艺会演工作的各方面,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推进文化艺术作品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南音《钗头凤》东南网记者 陈楠摄
闽南童谣《加伦孙学童谣》 东南网记者 陈楠摄 |